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2022深港合作学术研讨会探讨深港合作新机遇 学者倡建“河套驿站”

2022-09-21 20:22:06大公网 作者:毛丽娟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由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开放型经济与大湾区中心、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共同举办的“深圳学术沙龙”21日在深圳举行。深港合作是近年来热议的话题之一,21日的活动上,众多业内专家研讨 “湾区时代下的深港合作新机遇”,探讨在湾区战略背景下深港合作应该如何发展。

记者毛丽娟摄

  深圳市社科联副主席范伟军表示,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深入推进,香港、深圳引擎功能不断强化,深港合作进入新阶段、面临新形势,特别是在香港提出规划建设“北部都会区”,广东省提出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的“黄金内湾”等背景下,深港如何更好发挥自身优势,在科技创新、专业服务、金融开放、重大平台、规则对接、合作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创新举措,推动深港合作迈上新的阶段和水平,以更好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是深港两地政府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朋友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郭万达发言认为,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为深港的科创带来重大机遇,深圳的发展其实就是抓住了重大的互联网科技革命、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机遇,今天我们要抓住元宇宙、数字经济的机会。 “在AI技术、Web3.0、数字孪生、集成电路、工业软件、算法算力,领域,深港完全可以做到优势互补。”郭万达说。

记者毛丽娟摄

  “香港提出再工业化,和深圳提出工业立市、制造强市的战略不谋而合。40年前深圳“前店后厂”,香港的产业转移过来, 40多年后,香港提再工业化,深圳要制造强市、工业立市,这是时空交集,这个“强”和“再”不是重复40年前的路线,而是跟“卡脖子”技术相关,跟先进制造业,跟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精密制造等相关联。”郭万达认为,深港之间如果抓住这个重大的机遇,对深港的发展、对国家的发展都是非常重大的推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畅谈了四个观点。其一是:湾区时代的深港合作新机遇。需要关注重大的制度变革、深港的制度合作;深港的制度和改革的合作,在分散决策、尊重规律方面,能不能蹚出一条新路子?深港制度合作,在包容共享、多元协调方面能不能蹚出一条新路子?

  其二是:深港合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首位城市。张燕生认为,香港的再工业化和深圳的工业高级化,有四个问题是需要解决的:坚守科学,坚守基础研究,坚守原始创新不动摇;坚守金融开放;人才,考验深港科技创新合作的核心问题是能不能打造“世界大脑”;优化营商环境。

  张燕生认为,香港的北部都会区和深圳河套、前海这些地方进行合作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香港的北部都会区,这个合作能不能把香港的知识产权装置、把香港的应用科技研究院、把香港大学的科学研究等长处,和深圳的创新活力、深圳的开放创新和深圳的大市场应用场景结合,真正做出在全球一流的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策源地。

  深圳市科协原专职副主席张克科建议打造“河套驿站”,他在发言中指出,面向湾区、面向全球、面向未来,产业链、创新连、供应链、教育链、人才链是大家谈得最多的,但他认为还缺三个链:第一是服务链,没有高端服务业,产业不可能变成一条龙;第二是市场链,没有市场链的话,产业只能半途而废;第三是价值链,没有价值链的话,没有共同的利益、没有共同的方向。

记者毛丽娟摄

  张克科希望通过“河套驿站”的方式来解决上述问题,即“不管你从哪里来,到这里你就是加油站;不管你从哪里来,到这里你能够放下你的资源,在这里你可以变成完整的“专利池”或是“合作点”。

  张克科以硅谷为例,“硅谷有2000人来做科技成果转移,斯坦福大学里面有大量的创业项目,真正能够做科技转移的只有不到10%,我们需要有人来做成果转化、需要把有专利的国际人才带进来,这需要什么?需要驿站,这个人才不需要去注册公司,在驿站里面就能够很好的生存。”

  “区域协同、要素流通、制度对接和专业服务,是我们的实现目标。”张克科希望深港在这个基础上做好共同体、做好平台、做好载体,做好“河套驿站”。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