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在沪港人 | 安祖鹏:“港二代”浦江之畔“会”蓝图

2023-02-21 21:16:45大公网 作者:张帆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安祖鹏认为,这些年做的最正确的决定就是选择从国外回到祖国内地发展

  匆匆,安祖鹏又要出发了,这次的目的地是德国。已经先期在那里驻扎多时的小伙伴正等着他去会合,为暂无法出国的国内客户参与当地展会开展一系列工作:展台搭建、现场运营等等。很难想象,这是在疫情影响尚未完全散去的2022年第三季度,在线下活动深受影响的会展业,他们的业务却依然活力满满。他说,这就是中国国内的最大魅力,总有一种可塑性。

  出生和成长于香港,安祖鹏在国外研究生毕业后直接在当地就业,并做到企业区域总监的位置。然而,就因为2018年的一次上海之行,他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回首这段外人听来不可思议的旅程,他却笑着说:“现在我和太太坐下来重新思考这些年做的一些决定,做的最对的,首先就是回到了国内。”

  一顿烤串改变了一生

  与安祖鹏交流是一件愉快的事情。他那口带儿化音的普通话,能让人瞬间感受到热情和活力。在交谈中,还会时不时自嘲和调侃几句,让聆听者开怀大笑。或许是因为父亲很早就到北京经商,让这位九零后港二代耳濡目染之间有了北京人的幽默,以至于听他谈起怎么会与上海结缘,也是从头笑到尾。

  2018年,在国外研究生毕业两年的安祖鹏,事业也进入稳定期。用他的话说,在寻找“落脚地儿”。移民澳洲是他和女友首先想到的,于是开始准备参加该国移民局认可的培生英语测试(PTE)考试。有意思的是,相对澳洲当地,这个考试在中国国内的场次和考点更多,这让两人萌生“要不回国内走一趟”的想法。众多城市中,他们又对上海的时尚有深刻印象,因此就将首站定在浦江之畔。

安祖鹏(后排左一)现在已经融入了上海生活。疫情期间,他和在沪港青小伙伴一起在社区做志愿者

  忆起初到上海的事情,安祖鹏的语速又快了些许。“一下飞机,我记得很清楚,第一顿就是在打浦路吃了小龙虾,花雕冰镇口味。”但这不过是个开场。他们居住的酒店在豫园附近,某天复习到深夜感觉肚子饿了,“忽然很想撸串”。立刻打开当地朋友推荐的“大众点评”APP搜寻附近的宵夜场所,“看到一个开到凌晨3点的店,对于一个在澳洲待了十几年的人来说,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于是果断前往,“我们步行就过去了,当时是晚上11点左右,路上竟然还是车来车往,很热闹。”

  接下来的事情更富有戏剧性。一顿烤串,结账时百多块钱,“比澳洲便宜,还好吃。我手上有一大把钞票,但是真的没有收现金的了。全部手机支付,让我有点尴尬。”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这种全新生活的羡慕和向往。于是,就是那一顿烤串后,他就和女友说:“要不我们回来,在这感觉挺好的。在外面干嘛?”

  通过生活感受进步

  笑过之后,再仔细回味这次奇妙的旅程,就不难发现,这绝不是安祖鹏为了让人发笑而如说相声般抖的包袱,而是他最为朴素的人生感慨。祖国的飞速进步,无需太多语言赘述,各种生活细节随时都会带来沉浸式体验。

  安祖鹏坦言,在国外的生活虽然稳定,但在事业发展上已经进入瓶颈期。因为文化的差异,也因为某些国家对华人的天然排斥,他即便再努力,也很难再有进一步上升空间。反观国内,不仅文化相通,且到处都孕育着生机。同时,对于年轻人来说,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和社交圈,能够时刻有新鲜事物去探索和体验,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国外很多地方给不了,国内却取之不尽。

  不过,真正落地上海发展,安祖鹏直呼自己就是“乡下人进城”。第一个星期,他艰难地适应着国内已经习以为常的“一部手机解决一切”的生活,还会遭遇居委会大妈抛来灵魂拷问:“你年轻人不会用手机,怎么可能?”

  “支付宝、微信、打车软件……简直太方便了。原来还可以这样子。”安祖鹏说,在国外并不知道手机还可以这么用。在香港短暂停留时,也曾见识过微信支付,但在那里绝非主流。只有来到国内后,切身体验码、小程序,感受网络生态,才能真正体会到国家的进步就是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民众的生活。小而言之,几乎所有的生活用品,都可以在手机上购买。大而言之,各地政府都在积极推广线上服务,如上海已经相当成熟的“一网通办”,连境外人士也可以通过手机轻松办理个人社会事务。

  好在,安祖鹏用的适应期并不太长。到了现在,就更不是问题,“基本上我能引领一下。”

安祖鹏(左一)作为国内会展业的新生力量,经常出席活动与各界交流新理念

  改行跨界从头做起

  谈起在国内的工作,安祖鹏说,也是一个适应和不断学习的过程。在国外,他曾长期在房地产业工作,但回来后决定改行从头做起。自己一直对于设计蛮有兴趣,所以第一份工是一家意大利品牌设计公司。不过他的志向也并非止于设计。

  原来,安祖鹏的父亲1992年就北上工作,在京设立的企业是会展业领域最早进入内地的港企之一。他希望通过先在外部的历练,掌握更多市场前沿信息,更好协助父亲开展工作。他说,父亲的企业已有近三十年历史,在全新的经济形势下,也必然需要改革和创新。早年的会展业,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展台搭建。当时,港人的创意和接轨国际潮流的优势,帮他们在业内谋得了先机。但如今,即便是纯粹的展台搭建,更多内地同行早就已经赶超,何况客户和市场需求更加多元。近几年来,疫情又给线下活动带来深重影响,高度依赖实体的会展业更需要拥抱新元素和新平台。

  比如在设计公司,安祖鹏不仅看到很多品牌设计的进度和工作流程,也能接触到市场第一手的信息:客户需求,喜好等等。“因为这个东西我在国外可能是脱节的,包括国内的购物节,不同的宣传需求,然后再把它结合到了展会当中。”如今,他已经从设计公司“一条腿跳出来”,在父亲企业的上海分公司工作,协助他们做新规划。但是在业务上,仍然与老东家一直合作着。他坦言,不可能不看到形势的严峻,但严峻的背后一定酝酿着进一步升级的爆发性机会。同时,国内经济一直在疫情中迎难而上的坚韧,也给他更多信心。“你看,进博会就一直没有停。国内客户在国外办展的需求也很大。其实,线上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商业离不开面对面交流。再多的线上会展,成效也只能作为线下的辅助。”因此,他一方面与团队不断丰富着线上产品,另一方面也在加紧酝酿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融合,从而把会展提升到新层级。

  传统行业注入新元素

  安祖鹏在会展行业不断实践着,也不断思考着,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念。他强调在新时代打造会展体验的重要性,受到了广泛认可。显然,这就是源于他跨界发展而获得的第一手经验。

  在安祖鹏看来,当下的会展,在展台放满资料,摆好桌椅静待客户,已经不足以留住客户。流量如何转化为“留量”?在他的设想中,若是将传统会展业强大的设计执行能力,再辅以品牌推广、媒体营销业,乃至科技互动、大数据分析等元素,在当下的激烈竞争中才能行至更远。“其实会展活动等同于一次企业品牌的公关活动,展览服务商可以与跨界方联手合作,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展览营销方案。”

  由于疫情,这些理论还有待在实践中慢慢完善,包括还可以有更多新元素的融合,如时下非常火爆的元宇宙概念。“怎么去运用?还在摸索,但就是一个很好的思考方向。”但光是想到这无限的可能性,就足以让安祖鹏心潮澎湃。“所以回到国内其实让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思路的打开,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只有在国内,任何一家公司,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个体或者任何一个小团队,都有可能做出下一个爆款,这就是我认为现在国内的一个最大的一个魅力。”

  进入会展业的安祖鹏,即使在疫情期间也需要满世界跑。这是他在参加国际展会。祖国内地的活力和不断涌现的新元素,让安祖鹏有信心将传统的会展企业带到新境界

  感受活力也创造活力

  五年多的时间与上海“相爱相守”,安祖鹏的人生也进入了新阶段。当年与他一起撸串的女友早已成为太太,两人还有了爱情结晶,一家其乐融融。日常生活中,他继续享受着新经济下的新时尚。他购买了国产新能源车,也对周边的美食信息了如指掌。这几年,他又成为嘉定区政协委员和嘉定区港联会理事。日常在沪港人的活动中,他的热情、爽朗和多才多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作为一个新时代港青,安祖鹏还经常向香港的亲友、同学们推介上海,在他看来,国家鼓励更多香港青年融入发展大局,希望看到更多香港朋友来上海发展。一方面,港人仍然有自己的优势,除了大家都已熟知的语言能力、国际交往能力、敬业精神等等,他站在自己行业角度还看中港人的签证方便。他举例说,自己从小对父亲的印象就是“接个电话就要去机场,然后满世界飞。”随着疫情结束,他肯定也会是这样的状态。而他的团队,就需要更多签证方便的小伙伴。另一方面,从个人发展角度说,以他的经验来看,相对大湾区,上海离家更远“不可能随时回去喝个冻柠茶。”但上海是一个可以历练的地方,有很多挑战性的东西,难做的事情。“如果你有这样的信心,那就来上海,更好锻炼自己吧。”

  何况,如今的上海,找一杯地道的冻柠茶,已经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责任编辑:李孟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