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在沪港人 | 张涛:甘做“小工蜂”助力祖国生物科技

2023-06-05 14:30:53大公网 作者:夏微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张涛深耕生物科技领域,推进国内基因芯片发展进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际上生物基因工程突飞猛进,但由于信息获取的不便,以及技术手段的落后,尚处起步阶段的内地分子生物学发展缓慢。而彼时的香港,由于其独特性,信息与技术均已接轨国际。为了将最先进的知识与技术引入内地,还在香港大学攻读博士的张涛毅然当起了“小工蜂”,不仅背着先进仪器样机在内地多城市间走访推介,还凭借专业知识落实后续服务。从引入内地第一台半导体加热PCR设备,到推进基因芯片发展进程,如今这位“小工蜂”已勤勤恳恳三十载。一袭白大褂,一副金属边眼镜,气质颇为儒雅的他平时内向口拙,可一旦走进实验室,谈起研究便像是换了一个人,可以兴奋地滔滔不绝……

  迁居香港 求知若渴

  “我是喝黄浦江水长大的”,每每对外人说起自己的经历,张涛总不忘提及这一句。原来,张涛出生在上海,14岁时才随身为印尼华侨的父母迁居香港。“那时的香港相比内地已经很繁华了”,虽然在上海读书时成绩优秀,可初到香港时的张涛却“水土不服”,显得格格不入,身为“外乡人”的不便,贯穿了张涛的求学生涯。

  “因为香港讲粤语和英语,用繁体字,刚到香港时,我是中文也不行,英文也不行,上课什么都听不懂。每天晚上我妈妈就打电话给班主任,问今天教了些什么。我就那样课后恶补、自学,终于在半年后又回到了班级第一。”

工作之余张涛还喜欢品茗和摄影

  大学时,虽然顺利考入港大,但在专业选择上,原本一心学医的张涛却被迫改学了生物。“我是面试的时候被刷下来的,面试官很直接地说,你粤语讲得不好,怎么面对病人?”虽然如今谈及此事,张涛表面上云淡风轻,可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他人生中一大憾事。不仅如此,时至今日,谈及粤语,张涛仍信心不足,频频表示,“我的粤语讲得不好,有口音的。”

  难得的是,这些遭遇并未令张涛气馁,反倒是更加专注于学业,汲取专业知识,“那时香港的高校各个方面都是很领先的,最新的知识信息,最新的仪器设备,我们在学校里都能获取,在实验室都能摸得到。”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涛用了4年便完成了港大的生物化学博士学位课程。而扎实的学术功底,也为张涛日后商业上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发现商机 北上创业

  “我是个很喜欢做实验、做研究的人,从商完全是个意外。”张涛有些“凡尔赛”地打趣道,“毕竟创业第一个月就赚钱了,没道理不继续下去。”

  “我只是很幸运地抓住了时代的机遇吧。”在张涛攻读博士期间,恰逢大批人士移居欧美,其中就包括了他的导师,“这让我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考虑,于是去了一家设备代理公司。那个时候发现,内地很多事还是很闭塞的,而我们在香港,有这个平台能够把国外先进的仪器引入内地。”于是,看到商机的张涛决心给自己两年的时间,如果从商不成便回去教书。

张涛一边品茶一边工作

  1992年12月,他和女友凑了2万元在香港注册成立了基因公司,并开始拓展内地市场,“没想到第一个月就挣钱了。”

  张涛的开张生意是两台PCR仪器,也是内地引入的首两台PCR仪器。“我发现当时内地的科研人员真的什么信息都没有,可一旦他们听说了,就很愿意去学习这些新的技术,而且愿意咬咬牙去买设备。”于是张涛便积极联络厂家,同时在内地做推广。在初创阶段,他每天背着代理的机器样品穿梭于全国各地,去参加专业展会,去和科研人士沟通。“你绝对想不到,当时在展会上,我背了个包,里面是设备,客户也背了个包,里面是现金,订购后,我们就在后台数钱……”如今想到当时的场景,张涛丝毫忆不起辛苦,反倒是觉得有趣。

  差异发展 异军突起

  代理业务非常顺利地开了张,可张涛却深知将业务继续下去绝非易事。“那个时候香港早已集聚了一批大型代理商行,更有不少百年历史的欧美老牌生物医药企业,人家都是批量的生意,我们是比不过的。”然而,亲自背着设备进行推广时的经历也让他发现了独辟蹊径的机会。

  “国内的科研人员在购入设备的同时,还迫切需要技术支持。可是以往那些代理公司的业务员虽然很懂销售,但在技术层面就完全不行了,可我们是专业的呀!”差异化的竞争让公司经营的产品很快得到了市场的认可,短短几年时间就在内地十几个城市拥有了自己的客户群。

  “其实很多新设备的样机我们拿到手后,常常会忍不住就自己先拿去做做实验……”虽然做着代理销售国外生物仪器的活儿,可在张涛的内心深处,科研的热情始终未减,“成就感是不一样的。”为了更好地深耕内地市场,2000年,张涛在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成立了晶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此同时,公司的重心也从代理销售国外仪器,也开始自主研究开发生产生物科技和临床诊断试剂及仪器,并涉足互联网领域,成立了专业生物资讯网站。

  不忘初心 自主研发

  在外人看来,有着上海情结的张涛将公司设在上海无可厚非,但张涛笑言,“做生意可不能意气用事,除了情结,上海的商业环境相对规范也是重要因素。”上海很多国家级的开发区内不仅通行海关、商检、税务、银行、保险、邮电以及外资企业的审批和代理等“一站式服务”,还设有国际经贸、信息咨询、人才交流、各类事务所和区行政管理机构等支持服务机构。这对于毫无背景,且初来乍到不熟悉运作环境的张涛来说无疑是最佳选择。此后的短短两年间,上海晶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便申请专利25项,其中生物芯片领域的专利17项,被授权的有8项,包含6项发明专利。

基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2011年厂房落成典礼

  专利在手,正当张涛准备大干一场时,生产许可证却迟迟没有批下来。“一问才知道,内地申报产品批号,需要公司有自己的生产厂房,并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在技术转让和投资建厂的选择上,张涛毫不犹豫选了后者,“那时已经有外国企业看中了我们的技术,想要投资合作,但那样并不利于我们的长远发展。”为了成为对国家和使用者负责、继而走向国际的生物科技企业,2004年,经过详细的调研,张涛在上海紫竹科学园区买了地,注册成立了基因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这也是基因科技的首个研发和生产基地。

  2010年,这栋投入了大量新型设备的梦想基地正式投入运营,张涛和他的团队生产用于医院诊断、农业环保的生物芯片,并致力于技术及产品的研发推广及产业化。获发明专利的“采用标记链霉亲和素─生物素技术的蛋白质芯片”更是成为公司的拳头产品。在收获商业及学术成功的同时,荣誉也随之而来。2010年,张涛成功入选中央“千人计划”专家。

  2021年,随着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研发和生产需求进一步提升,张涛又在武汉建起了第二个研发和生产基地。“各方面的成本太高了!”谈及为何没有继续扩大上海的规模,张涛无奈叹到,如今不少企业借力上海这片土壤生根发芽,待到要枝繁叶茂时却因为成本问题大多选择外迁,“这对上海的发展其实影响很大,但对企业来说用工成本等是很现实的问题。”

  心系港青 提供机会

  这几年,张涛和他的团队在研发生物产品的同时,也在努力对仪器设备进行“进口替代”。除了科研上的攻关,最大的难题莫过于人才的匮乏。“复合型人才太少了,如果能够既懂生物技术,又会机械技术,就能在设备研发上轻松很多。”雪上加霜的是,有时难得高校培养出了一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却很难留在行业内。

张涛读博期间留影

  或许是耳濡目染了内地这些年的高速发展,也深谙资本之道,如今不少高校毕业生都过于浮躁,“频繁地跳槽,哪里工资高去哪里,哪个行业赚钱快去哪个行业……”思及此,张涛摇头道,“学术研究还是要静下心,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以前从不接受风投,一方面我们没有太大资金上的压力,一方面一旦接受了投资,就会因为顾虑到投资人的期待回报而过于逐利,但科研不是短期内能够看到回报的事。”

  自从公司的研发步入正轨后,张涛便开始了与高校的合作,不仅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反馈给高校,以期通过高校的前期培养收获专业人才,还持续提供实习岗位给在校生,这当中还包括了不少香港高校的学生。“很惊喜地发现,香港的学生似乎要比内地学生踏实不少,一旦交代了事情会很认真细致地完成,这一特点就很适合做研究。”

  发现了港生特质的张涛爱才也惜才,回想起自己出到香港求学时的不易,以及重回上海创业时的拮据,他希望尽自己所能为能够选择来上海工作的港生提供一个优越的环境。“希望自己始终是一个‘桥梁’,无论是在学术领域,还是在人才交流方面,都能够加强内地与香港的沟通与共建。”

责任编辑:李孟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