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许地山、张爱玲
提到香港,总会让人想到车水马龙的石屎森林,事实上这座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和历史遗迹,许多文化名人都曾生活于斯、求学于斯、奋斗于斯,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今,他们留下足迹的地方虽已不复当日旧模样,却也能让今人探寻与怀想这些文化名人的香江缘。\大公报记者 刘 毅
中西区作为香港最早发展的地区,近百年来,蔡元培、鲁迅、许地山、张爱玲、戴望舒、萧红等文化名人都曾在该区留下他们的足迹。今天的香港大学,校园内植被蓊郁,学子川流不息……时间回到上世纪30年代,就在港大东闸,许地山曾在此授课,作为彼时香港大学中文学院主任,他从北平来到香港,提倡改变过去的教学方式。
许地山曾任教港大中文学院
穿梭在校园内的楼层和课室,来到香港大学邓志昂楼,就是当时的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而许地山办公室大约就在二楼带有露台的房间。行走在这个区域,目之所及处,红色而斑驳的砖墙、深褐色的窗棂,不禁想到,那位写《落花生》的许地山,也曾无数次走过这条通往教学楼的路,他也是走在这条路上,想到了香港的新文化方向。
文人之间的交集,也成为后世津津乐道的焦点。张爱玲可以说是许地山的学生,她在香港大学留学期间,就有修读过许地山的课。张爱玲于1939年8月29日在香港大学文学院报到注册,住在宝珊道8号圣母堂,这里也是当时的香港大学女生宿舍。
张爱玲于港大求学期间,感受到了这座城市的“华丽与苍凉”,不仅留下描述香港的文字,知名作品《第一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等,都多次以香港大学或是香港的城市文化作为背景而进行创作,在她的笔下,香港秋冬时节的天气是“脆而甜润,像夹心饼干”。虽已过立秋,天气还是酷热难耐,但在校园走上一圈,想着这句描述,好似就感受到丝丝凉风,扑面而来。
冯平山图书馆寻张爱玲印记
随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学校停课,张爱玲报名担任防空员(她说因有膳食提供),要在当时的冯平山图书馆负责记录空袭相关的工作,过程中还在馆内阅读了不少书籍。如今,当年的冯平山图书馆已成了今日的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不定期举行美术展览,建筑内还留存当年的装潢,观看展览时,或许也会想,某一个角落是否就是张爱玲曾经坐过的地方?
为了纪念张爱玲在香港大学的求学经历,港大档案还保留着张爱玲的纪录,文学院师生1940年和1941年秋天在学校本部大楼前拍摄的大合照,也可以见到张爱玲的身影。今日的香港大学毕业生也会在同一个位置,拍照留念,过去与现在,在这一刻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