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东言西就/何以金庸?另类金庸!\沈言

2023-10-11 04:03:1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从金庸小说到金庸文化”展览正在尖沙咀举行。/作者供图

  五年前的十月,盖世大侠金庸以悄然离去的方式结束其笑傲江湖的一生。正所谓“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喜乐悲愁,皆归尘土。”一切突如其来,却又似乎在意料之中。

  自从大侠在武林扬名,有华人的地方,便有金庸的武侠。无论他在,还是不在,“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传奇一直都在上演。从《书剑恩仇录》中智勇双全、不谙男女之情的陈家洛,《侠客行》中大智若愚、不知人间险恶的石破天,《射雕英雄传》中冰雪聪明、不惧世俗眼光的黄蓉,《神雕侠侣》中遗世独立、不食人间烟火的小龙女,到《倚天屠龙记》中宅心仁厚、不恋功名利禄的张无忌,《天龙八部》中光明磊落、不忘家国大义的乔峰,《笑傲江湖》中至情至性、不受礼教束缚的令狐冲,《鹿鼎记》中玩世不恭、不失赤子之心的韦小宝……早已嵌入几代人的生命印记,伴随着不同的人生际遇,风雨共济,悲喜自渡。

  作为新派武侠小说的一代宗师,金庸以传统文化为经,以家国观念为纬,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穿越刀光剑影,尽显侠骨柔情。他的武林,砥砺侠士的节操,奋发英雄的豪情,承载着义薄云天、气冲霄汉的人性期许,充满了除暴安良、匡扶正义的人生理想。有人或许尚未读过金庸的武侠原著,但却多半会看过金庸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新生代更有机会接触小说改编的漫画与手游。事实上,金庸小说早已突破文字的界限,以“N次创作”方式衍生出多元立体形态,构成“金庸小说多面体”的金庸文化现象。

  作为殿堂级武侠小说家之外的金庸,亦身兼报人、编剧、填词人、散文家、政论家等多重身份,经由文字成名,而且对香港乃至华人世界的流行文化,产生无远弗届之影响。他的人生正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身体力行:作为报业钜子,他创办《明报》;作为政论家,他臧否时事,“文人论政”,以一支健笔成就香江第一社评家美名。他横跨文学与商业,左手写小说,右手办报纸,写文声名鹊起,办报异军突起,经商风生水起,在入世与出世之间逍遥游。

  大侠逝世五周年之际,一场名为“从金庸小说到金庸文化”的展览正在尖沙咀一间书店举行。展览由香港文化博物馆“金庸馆”特约研究员邱健恩策展,联同金庸旧版小说收藏家邝启东,共同借出宝藏级藏品以飨读者。围绕“原始金庸”、“域外金庸”、“云君金庸”、“漫画金庸”与“武器金庸”五大主题板块,展出金庸武侠小说原载报章与杂志、初代金庸小说、五十至千禧年代金庸漫画、云君插图、一比一实体金庸小说武器等,再现从金庸小说到金庸文化的转化模式,体现传承与创新的发展脉络。

  展览兼有回顾、缅怀与重塑等元素。除展品之外,亦同步展出《何以金庸2:人物情节快闪榜》《另类金庸:武侠以外的笔耕人生》等今年香港书展新书。意犹未尽的“金迷”朋友,大可以来一场书中漫游,在风起云涌的武侠世界之外,再下一城,探索变幻无穷的金庸世界,从武侠以外的另类角度,尝试还原一个更为多元立体却又鲜为人知的金庸。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金庸”,从金庸小说到金庸文化,除了金庸的那个“金庸”外,必然还有属于你我他的这个“金庸”。此时此刻,当八三年版《射雕英雄传》的主题曲《铁血丹心》《一生有意义》《世间始终你好》渐次响起,胸中有热血激荡,心中有柔情迴荡,儿时的光影记忆瞬间甦醒,欲罢不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