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大公园 > 正文

旋转舞台/音乐之巧妙\徐成

2024-01-03 04:03: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音乐剧《大状王》剧照。

  很多时候,剧作和音乐是同步创作互相助力的,作曲家是创作过程中的灵魂人物,我们在讨论音乐剧时一般都将剧目归于作曲家名下,这是因为音乐是音乐剧呈现戏剧性的主要手段也是核心手段,音乐剧可以没有舞蹈、没有对白,但绝不可能没有音乐。音乐剧作曲家不是单曲创作者,而应该是具有清晰自我意识的戏剧音乐体系建立者。

  音乐剧《大状王》的作曲高世章早有才名,他根据日本作家柳美里的《在雨和梦之后》创作的《一屋宝贝》就颇受欢迎,我二○一六年在荃湾大会堂看过音乐厅版,印象不错。这一次《大状王》的音乐创作可以说是更上一层楼了,其中最大的优点就是创作的自我意识极高。

  音乐剧音乐的本质是戏剧音乐而不是单曲的堆砌。虽然点唱机音乐剧(jukebox)仍有其市场,但现代音乐剧中,音乐完全可以独立推动剧情发展和建立人物,对白的重要性大幅降低。尤其在美国作曲家桑德海姆提出概念音乐剧理念后,音乐剧的戏剧性表达极大仰仗于剧中音乐。其中最核心的工具就是主导动机,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场景、每一种情感都有相关的主导动机,这是全剧音乐具有完整性的关键所在。《大状王》的音乐便巧妙运用了各个主导动机,剧情再波谲云诡观众亦不会觉得剧中音乐是破碎的,即不会出现每首歌毫无关联的单曲感。

  虽然音乐剧的音乐风格可以包罗万象,并不拘泥于时代与地域,但考虑到《大状王》的岭南背景,高世章还是巧妙地融入了广东音乐的特色。比如粤剧音乐的巧妙融合,对佛教音乐的借用,以及南音的再诠释(范例是第二幕的《踏上清源》),都让整部剧的音乐呈现出浓郁的岭南风情。但这岭南风情又是跨越古今的,以现代人的视角去讲述从前的传说,便是《大状王》音乐带给我的一种微妙的间隔感,也是其音乐上的一个重要特点。

  观众对于几首较为抒情的歌曲想必印象很深,比如《细雪》、《撒一把白米》、《有阵时》等,但除此之外,几次升堂审案的戏码其实是高世章音乐掌控力的集中体现。如此复杂的人物关系以及情节发展,要巧妙运用独唱、对唱、合唱以及重唱等多种技法来表现,但又要保留每个人物的性格特点,又确保大场景的重点明确、细节丰满,这对于任何作曲家而言都不是易事。但《大状王》的几场重大群像戏都处理得十分到位,精彩的重唱是其中的精髓所在。开宗明义的《申冤》就彰显了作曲家的音乐掌控力,十几个人物轮番登场,组合成一幅生动的群像,每个人的唱段和风格都是他们各自人物性格的体现,但又融于升堂审案这一场景之中,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处理得十分顺畅;里面出现的好几个主导动机,都在后续情节中得到了运用,音乐的完整性可见一斑。

  (《一道光的力量》之中篇,标题为编者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