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知见录\“错失恐惧症”的疫苗\胡一峰

2020-02-26 04:24:0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近日阅报,见有科学家提出“错失恐惧症”。科技进步让社交生活网络化了,而过度依赖网络又让人在感到孤立时产生焦虑,就产生了这种恐惧症。它让人觉得,在自己缺席的情况下,其他人获得了有益的经历。於是,一刻不想放过和社交媒体亲密接触的机会。

  社交媒体上信息如“流”,随时间推移而衰减,或者过期,更让人有时不我待之感。信息技术对人的诱惑,常以“早知道”为诱饵。新闻频道好多以“早知天下事”为口号,而微信裏那些标题党,也总是挂上“老闆们都在转……”的标题。

  比别人先知道一点信息,商人感到能多做成一笔生意;政客觉得可抢先一步击败政敌;即便纯洁如学者,似也可佔住一个领域,坐稳开山鼻祖的交椅。多年前,我听一位颇有成就的学者说,他喜欢的就是“放火烧山”,“精耕细作的工作让别人做去吧”。

  一旦从社交媒体的信息之流中“OUT”,差不多等於被开除“球籍”,又怎能不焦虑呢。问题在於,社交媒体的信息太多太杂,越是担心抓之不住,越如白沙过手,尽数漏去。其实,有许多东西,本就不该得到。匹夫无罪,怀璧其罪。信息也如此。谋经天纬地之业,或应凡事早知道。平凡生活,顺其自然,倒是最好。“错失”没什麼可焦虑的,有时反是一种减负。

  这不是鸡汤,实为古樸的民间智慧,或可作“错失恐惧症”之疫苗。老家有句俗语,叫作“迟来的和尚吃厚粥”。细读起来,画面感很强:庙裏斋板作响,群僧攒动。有个胖和尚舞着袖子,急急走来,却被挤在了后面。眼看一锅粥马上要舀完,灰心之极,一勺子下去,捞上来却都是乾的,於是笑逐颜开,吃得有滋有味,也更耐饥。

  社交媒体信息也一样,不妨等一等,让耀武扬威的浮尘飘落地上,空气便更加透亮;等落后的真相紧走两步,追上抢跑的谣言,好看清世界原本的模样。

逢周一、三、五见报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