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伏牛山/“废话文学”\乔 苓

2024-02-26 04:03:1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情况具体什么样,还要看具体的情况。”“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关键的问题。”内地电影《年会不能停!》上映后,有关“废话文学”的梗爆火,而且热度持续,以至于现在有些朋友打招呼不再只是“吃了吗”,还有“今天你‘废’了吗?”

  简单说,“废话文学”是指语义重复的话,让人觉得说了等于没说,主要有刻意重复、事实转换两种常见表达方式。其中,刻意重复的类型为“A是A”“A很A”“因为A,所以A”,除了开头的例子,常见的还有“一日不见,如隔一日”“三人行,必有三人”等,让人“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事实转换的类型则化用常识、别称,比如“西红柿吃起来,有一股番茄味”“台上一分钟,台下六十秒”“我睡之前,还是醒的”。

  因为适配灵活,“废话文学”很容易被模仿改造,像“我们上次见面,还是在上次”这句经典废话,很容易就可以衍生出“我们上次看电影,还是在上次”“上次这么无语,还是在上次”;模仿“我就是有点胖,不然挺瘦的”,则有“你就是有点矮,不然挺高的”“她就是有点醜,不然挺漂亮的”。

  有人说“废话文学”只是笑梗,“确是废话,并不文学”,但事实上,“废话文学”如果能恰当地应用在写作中,也能起到“废话不废”的表达效果。捷克作家伏契克在其纪实文学名篇《绞刑架下的报告》里,首句便是“从门口到窗户是七步,从窗户到门口也是七步”,乍一眼看这是废话表达,而在作者待了十二年之久的监狱里,却是枯燥狱中生活的折射,不仅不重复,反而成为拍案叫好的经典。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