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十八弯/畸形的“流量观”\关 尔

2024-04-16 04:03:2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曾高居热搜榜单的“在巴黎拾到中国小学生秦朗作业”事件,近日被警方证明为虚假视频。涉事网红为吸粉引流,策划编造脚本,摆拍系列视频,广泛散播,最终落得个接受行政处罚、账号全网封杀的尴尬下场。

  为博取眼球、攫取流量,不惜捕风捉影、造谣传谣,煽动公众情绪,破坏公序良俗,类似网红行为层出不穷。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虚构的闹剧之所以变成全网刷屏的“新闻”,背后往往少不了机构媒体的推波助澜。很多媒体在热点面前把持不住,贸然下场,未经交叉采访、反复求证,便不加甄别地覆製黏贴、大肆传播,客观上为虚假内容提供了加持、放大和背书的助力,在舆论场上造成了传播误导和谣言发酵的不良后果。

  蹭热点时一哄而上无脑转发,被证伪后又集体反戈“痛打落水狗”,种种乱象背后,无非是畸形的“流量观”作祟。在强大的算法逻辑下,不少媒体奉行“唯有流量高”,不愿在核实信源、探寻真相上费功夫,却争相追求“首发”、“爆款”,沉迷“疑似”、“据传”,放弃了对新闻价值及专业主义的坚守,造成了哗众取宠、真假难辨、格调低下的“新黄色新闻”氾滥成灾,长此以往,终将消解整个社会深度思考的能力与欲望。从这一角度看,媒体失範比起网红作乱,后果更严重,影响更恶劣。

  诚然,要在“流量至上”的氛围里坚持“内容为王”、追求“社会价值”,着实不容易。但激烈的传媒竞争不是漠视责任的理由,紧迫的生存压力亦不能成为丧失操守的借口。作为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和传声器,媒体不能随意为流量折腰,更不能任意被流量裹挟;而应保持对专业素养的尊重、对事件真相的敬畏,坚持向公众提供有品质、有营养的内容,形成以公信力为基石的传播秩序,让真相比谣言“跑”得更快更广,构建“良币驱逐劣币”的信息生态。

  退一万步讲,即便不实信息作为社会痼疾难以彻底根除,媒体也不应沦落为助长不实信息无序扩散的那一把火。否则,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会是无辜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