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竹门日语/公仔面\简嘉明

2024-05-24 04:03:1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有时太累,不想外出吃饭,又不太肚饿,网上外送亦没什么特别想吃的,就会煮即食面。即食面不宜常吃,不只油炸,钠质又多,除了偶尔让自己吃点“邪恶”美食开心一下、方便短时间内弄点热食充饥,或经济条件不理想,迫于无奈要“捱公仔面”外,其实没太大品尝价值。

  “公仔面”背后的故事就有“营养”多了。香港人称即食面为“公仔面”,相信不少“老香港”都晓得跟本地工业家周文轩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从日本将即食面引入香港,再自家生产有关。当时香港永南食品有限公司推出以三分钟可煮熟,并用人形玩偶图案为商标的即食面,名“公仔面”。由于产品深入民心,所以港人自此称又名速食面的即食面为“公仔面”,可见上述那商业决定和推广策略的成功。

  我没有吃“公仔面”的印象,因为儿时香港已流行吃日清食品公司贩售的“出前一丁”。当时“出前一丁”是家中常备的副食品,不过父母当然不会让我和妹妹常吃,因为他们还是爱弄中式面条,感觉比速食面健康。我倒不介意,因为自己最爱吃粤式全蛋麵。面饼在沸水中煮开,勺起隔水,以熟油和豉油将又薄又滑的面条拌匀,是我至今仍非常喜欢的美食。不过现在怕胖,家中又不备熟油,所以这道全蛋拌麵就等于娘家的名菜,只要吃到就会有被爱的感觉。

  儿时深宵常与妹妹偷偷到厨房煮“出前一丁”,因为挑灯夜读总会饿,但父母为了安全起见,不准我们自行开火煮食,所以就要暗中行事。一般是由妹妹负责煮,因为我笨手笨脚,很大机会坏了好事。事成后,姊妹二人拿着热腾腾的汤面回房中品尝,麻油香飘满一室,吃罢就各自继续埋首书海之中,非常自律。现在可选择的速食种类非常多,已甚少吃难消化的即食面,但只要嗅到“出前一丁”的麻油味,还是会想起从前两姊妹在夜里同享美食的情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