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竹门日语/“I人”与“E人”\简嘉明

2024-06-14 04:03:0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看到网民常用“I”和“E”两个英文字母将人分类,有所谓“I型人”和“E型人”;又看到不少媒体在访问艺人时,爱请受访者公开自己的“MBTI”,然后就会听到艺人说出一组像密码般的英文字母。

  笔者大惑不解好一段日子,终耐不住好奇,上网查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MBTI”原来是根据荣格提出的人格类型理论编制,用来测试个人性格特质的方法,全称“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接受测试者要回答问卷,最后得出以四个英文字母代号组成的结果,那就是自己的“MBTI”。由于测试已在网络流行了好一段日子,因此不少年轻人都知道自己的代码,凭四个英文字母就能够初步了解别人的性情好恶,所以现在才会常问别人的“MBTI”。

  “I型人”和“E型人”,其实是以代码的第一个字母划分。“I”偏内向、爱独处、专注内心世界、在社交场合感到不自在,如人们爱说的“社恐”;“E”则相反,外向、喜欢与人交流、爱结识朋友、会主动分享自己的想法,是“社牛”。“I”和“E”没分对与错、好或不好,因为那只是性情的形容。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内心倾向和特质,何况还要配合其他三个维度的测试结果,才可反映较全面的性格。接受测试的人应要知道,不论结果如何,人人的性情都有强弱,却也同样拥有努力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在条件。

  笔者也做了测试,知道自己的代码了。结果显示,我是“E”人,“社牛”一头。这测试的优胜之处就是可以反映内心的真实倾向,所以有些表面受万人注目、在社交场合如鱼得水的人,却是“I”人,因为他们只是配合工作所需而热情活跃,其实心底情愿留家静静独处。同样地,有些人的工作模式比较封闭,但其实渴望相识满天下。若知道自己是活于“I型人生”的“E型人”时,就应该主动扩阔社交圈子,积极追求自己向往的生活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