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小公园 > 正文

知见录/扎寺行记\胡一峰

2024-07-19 04:03:1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西藏期间,扎寺的一位年轻导游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扎寺是当地人对扎什伦布寺的简称。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位于日喀则尼色日山下,建于明代,创建者是宗喀巴的弟子根敦朱巴。

  我进寺时已是下午,参观的人不多,从寺门望进去,延绵的庙堂沐浴在高原透亮的阳光中,肃静而不失生气。讲解的藏族导游领着我们顺着游览路线,从左路沿着古旧的僧舍缓行而上,就着路边的景致漫谈。

  原来,眼前枝叶如冠的百年古树名为互叶醉鱼草,又名灯芯树:僧人用干枯的枝条做灯芯。导游特意说寺中只折枯枝,取护生之意。又说此树之叶鱼吃了会醉,但她不知确否,原因是藏族人不吃鱼,顺势介绍了这一民族习俗。

  在导游指引下,我们穿行在随地势蜿蜒起伏的宫墙之间,参观了强巴佛殿、历代班禅灵塔殿直至雄伟的错钦大殿,领略了世界最大的镀金铜佛像之庄严法相,了解了每座大殿兴建之始末,以及九世班禅和十世班禅爱国弘法的故事,导游把对藏地历史文化以及藏传佛教的体悟融入讲解之中。

  讲到殿中古蹟之保护,她说,文化若不传承就成了无生命之物,一座佛寺如无僧人生活,也就没有了文化气息。此言甚确,一切文化都是生活的精酿。文化的生命力源于此,感染力也由此生发。若文化只为展示而存在,甚或沦为商业表演,便失去了它的真正价值。介绍壁画中的佛教教义时,她又现身说法道,她所诚心侍奉之佛就是家中二老,如果一个人对父母都不存感恩之心,不践善待之行,信仰云云无从说起。言语真挚,令人动容。

  参观结束,回望扎寺,夕阳渐远,各色人等进进出出,着僧服的喇嘛,一身藏袍的藏民,穿着时尚的年轻人,民族的、历史的文化交汇一处,川流不息,润心启智。

  (进藏记之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