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监狱操场“星月四季”
中环古蹟建筑群的“大馆”,上周四晚奏响一场难得一听的户外演出。国宝级的澳洲室乐团闻名遐迩,曾多次来港演出,我等并不陌生。但这次演出的节目构思和配搭耳目一新,把耳熟能详的韦华第《四季》与西亚鄂图曼(Ottoman)风格音乐逐一交替演出,故名“星月四季”音乐会,为今年“大馆操场音乐节”揭开序幕。
饶有意思的是,明年是韦华第《四季》出版三百周年,上周一香港大会堂由香港管弦乐团第一副首席梁建枫也演过一次,同一个星期演出两个不同版本的名作,香港乐迷有福了。
关于《四季》的跨界合奏,早于一九九一年北京中央乐团交响乐队演过一次,由刘长福以高胡独奏,担任指挥的正是现任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阎惠昌。这次新编合演版本请来两位埃及裔、现居澳洲的杜华德(Tawadros)兄弟参与演出。其中哥哥约瑟夫创作七首短编作品,亲自以乌德(Oud)琴独奏,和弟弟詹士以手鼓等敲击乐一起,既领奏自己的作品,也参与个别《四季》乐章,与澳洲室乐团合奏(见附图)。整体效果趣味盎然。
乌德琴源自古波斯的传统弹拨乐器,琴音近似结他或中阮,只是琴弦更多(目测十二弦)。杜华德是当今乌德琴大师,他的音乐感和节奏感俱强,与弟弟是全程背谱演出,全靠眼神与乐团艺术总监兼独奏托尼提(Richard Tognetti)对望弹奏,过程中颇有即兴氛围,也弹出蓝调风格。
巴洛克时期的演奏经常有“加花”习惯,即兴地加入额外音符以炫耀器乐演奏。当晚演出“加花”的情况不少,小提琴、鲁特琴以至古键琴固然炫技,乌德琴和手鼓为熟识的音符增加了崭新的层次和效果,为现场加添不可预知性的刺激,从此《四季》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