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艺术赏析 > 正文

筑梦山水园林 营造现代宋韵

2022-09-14 04:23: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杭州国家版本馆选址良渚,以宋韵江南园林为建筑风格。\受访者供图

  中华版本,是古今中外载有中华文明印记的载体。中国国家版本馆作为文化传世工程,规划建设中央总馆(文瀚阁)和西安分馆(文济阁)、杭州分馆(文润阁)、广州分馆(文沁阁),四个馆共同承担中华文明种子基因库和版本资源异地灾备中心的重任。

  近日大公报记者随主创建筑师王澍走进杭州国家版本馆,作为中国首个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王澍提出了理念:“现代宋韵││参照宋代山水画理,以现代理念和建造手法,将杭州馆营造出有山有水的意境。”\大公报记者 茅建兴(文、图)

  造园,王澍从每一座建筑开始时,心中都有一幅山水画,每一个建筑都有一个园林在里面,“每一次当我做一个建筑项目压力很大时,我会睡不着,半梦半醒间,画面越来越丰富,所有的建筑数据会开始慢慢呈现,醒来时,我会将之前的方案推翻,将梦里的建筑细节一一画下来。”

  画意化于建筑

  这或许就是文润阁灵光闪现的情境,一座能让人入画的“现代宋韵”园林建筑,无论图样还是实物,没有任何参照,二○一九年王澍接到任务颇有压力,他用了三个月,拿出了第一个概念方案,二十二个月后,今年六月文润阁按期完工,七月下旬正式落成。

  在王澍的“业余建筑工作室”里,有几幅山水画,都是一比一足尺的高仿覆制图,他常常观看临摹,有五代董源的《夏景山口待渡图》、北宋郭熙的《早春图》、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和南唐李唐的《万壑松风图》,杭州版本馆传承宋韵,那时从他心底喷薄而出就有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王澍让这幅画跃然而出,俨然一幅宋代山水立轴的立体建筑,人在建筑中如人在画中,其格局、气象,绕沿山道对山而望,园中之园文润阁矗立其间。原本是矿坑的山体,显出了茂密山间绿树横生,生气勃勃《溪山行旅图》的气势。这里不再是一个十五米限高的建筑物,而是溪山行旅山间的一座亭阁,这就是文润阁的视野,比真实更加真实。

  将画意化于建筑,在于王澍心中是中国传统文人的建筑学,“这里有比造房子更重要的事情。我记得童隽先生的一句问话,自然在哪里结束,建筑在哪里开始?”童隽对他深有影响的另一句话是,“今天的建筑师不堪胜任园林这一诗意的建造,因为与情趣相比,建造技术要次要得多。”杭州国家版本馆“南园北馆、馆园一体”。十三个单体建筑排布随山就势,疏密有致。其中很重要的双廊系统,以及主体建筑与水榭的隔桥对望,是从山水画抽象出来的结构。它们带来了园子里景观的曲折变化,表达了山水画“三远”画法之“深远”。

  充满宋人意趣

  文润阁正如其名,充满宋人的意趣,园在王澍心中,不只是文人园,更是今日心灵家园景象,步入杭州版本馆,拾路而上,疏中有密,密中有疏,借景对景,应接不暇。“好的建筑,首先就是一种观照事物的情趣。小中见大,大中见小,尊重自然,与自然对话,充满自然之道的人文情趣。”王澍道,“这些支撑的柱子有几根是斜着的,因为我们要为这座山、这棵树让路,让建筑物充满着自然的情趣。”施工工期紧,但王澍为了保住一棵树、一片山,可以临时架起一座钢架,把山护住,再浇灌混凝土,建筑间廊桥也用钢索吊住,下面不设柱子,以尽显山的形态。

  在步入南书房的路上,有一曲径赫然立着一个山包,山包上斜倚着三棵松树,“当时我们为了不移动这三棵树的位置,不仅道路改道,还专门建了一个交叉的景致,让每个路人都能看到这三棵树,更能为这三棵树所吸引。从二层连廊望出,开了一个画框,这里见山还不是山,却可跃然从画框处远望,这是曲折尽致,眼前有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