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名家谈高质量发展9/马浚伟:艺术应让大众觉得与我有关 文艺交流责任重 内外循环天地宽

2023-06-06 04:02:5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马浚伟认为香港艺术界的发展,在策略上要立足香港,实现文化交流向内与向外的双循环。\大公报记者麦润田摄

  去年九月被提名为香港艺术发展局“电影艺术”界委员,十月底当选,并于今年一月一日开始任期,马浚伟“斜槓人生”又添新注脚。

  上任未几,他马不停蹄地开会,看各类演出,加深对香港艺团和业界现状的了解。如何能在任期内推动香港艺术界高质量发展?马浚伟认为,首先不能把艺术摆得太高,让人产生距离感,在策略上则要立足香港,实现文化交流向内与向外的双循环,通过实实在在的项目让交流更为有效,让融合更为深入。他还提到自己即将推出上任以来的第一个新项目,P&P(pre and post-poduction)计划,并表示未来艺发局在电影艺术界别的工作重点会转向对编剧以及前后期工作人员的培养。\大公报记者 管乐、徐小惠

  自三月以来,伴随疫情平复,各类艺术活动在香港轮番上演,好不热闹。然而,马浚伟开始担忧,一些艺术活动似乎成为了某些人“身份”的标签,对某些人而言,“若穿着不是很优雅,没有开名车,就不敢去参加。艺术,其实不应该这样,欣赏的权利于每个人而言,都是同等的。”马浚伟说:“艺术本来是将大家很温馨很感性地联系在一起,感受那种美和喜悦的感觉。我很怕艺术被分成等级,然后人也被归类于某一个等级。艺术应该是属于全民的,每个人都可以参与艺术活动。”

  在马浚伟眼中,油麻地果栏就是一幅很美的画面,“对我来说,那是很有温度的艺术,是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化;里面每个店舖都是艺术,拿出手机随时都可以拍出一个非常好的艺术品。”马浚伟认为,要推动艺术发展,就不能把艺术放得太高,让人产生距离感。“艺术品的价值不应该只是买卖,艺术应该让大家觉得与我有关,我可以参与。政府要做这背后的推手。”

  通过具体项目实现融合

  对于艺发局“电影艺术”界委员这个新身份,马浚伟适应得很快。他笑称这段时间有很多的会要开,“我会提出很多问题,包括一些漏洞和流程上的不足。我的个性是什么都不怕。”他谈到,自今年一月上任以来,凡是收到观看演出邀请,他都尽可能抽时间去现场,以便更好地了解业界现况。他感慨,香港的艺团,“何止九大,九十大都不止。”比如看完演出后,他很喜欢“一舖清唱”这个无伴奏合唱剧团,“我觉得他们是可以做大、可以大力推广的艺团。”在他看来,说好香港故事不是“说话”,而是“呈现”,类似“一舖清唱”这样的小艺团值得被更多人知道。“他们人手有限,强于创作,弱于推广和管理。我想政府可以帮他们经营,教他们管理,帮助他们找植入(广告)。总之,帮助他们找机会,重新包装、找新的平台,成为更大的团。”

  香港致力发展成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马浚伟认为,这个“中心”不是一个位置,而是“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如何从香港出发,实现内部和外部不停地循环。”

  在他看来,“流域向外、向国际容易,外地的公司和团体也更容易理解香港的模式。但是不能只和外地交流,也要和内地交流,内外一起交流才行。”他提到,当前很多国际艺团已经在与上海和北京展开合作,“香港要把握好这三五年,否则未来机会可能比较难。”

  “要做,而且要加快速度。”说到此处,马浚伟不由得加重语气。

  至于两地文化界之间如何更高效地展开合作,他表示,不能只透过交流团,而应该通过一个一个的项目,实实在在地实现交流、合作、融合。

  以《偶然.徐志摩》为例,这齣由马浚伟自编自导自演并担任监制的舞台剧,二○一七年曾代表香港参与上海艺术节,收获不俗口碑。但马浚伟觉得这还不够,“我想(带这部戏)走向全国,走完全国,再走国际。”他透露,《偶然.徐志摩》明年会进行第三次公演,在香港演完后,还会去内地做巡演,“明年是我最后一次担纲主演,之后就交给年轻人来演,我只做导演。”在他的设想中,一方面将新的演员、新的工作人员带到内地交流;另一方面,在剧目到内地不同地方演出时,也邀请内地不同界别的艺术工作者参与其中,大家再一起创作,“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交流。没有什么比实际让他们体验更好的了。”马浚伟反复强调,“交流不仅仅是观赏的交流,更应该是心的交流。”

  扶持新导演需持续资助

  着力对年轻艺术文化人士的扶持和培养,是马浚伟接受《大公报》专访时多次提及的一个规划方向。比如,即将推出的、重点发展培养编剧及前后期工作人员的P&P(pre and post-poduction)计划,是他在艺发局履新后推出的首个新项目。

  “首部剧情片计划将很多香港年轻导演推向‘公海’,但是之后呢?很多新导演都没有戏拍了。电影发展局帮他们找人,找钱,帮助他们完成作品,但除非这个作品很成功,否则这些新人导演就会有一下子从天堂掉下来的反差感。大家现在都说可持续性,帮人也需要可持续的。”马浚伟认为,一次成败未必能定英雄,对年轻导演需要有持续的资助,“比如对这个导演的第二部、第三部作品,可以资助百分之五十、百分之三十,如果三部还没有起色,那时才能说,电影这个领域可能不太适合他。”与此同时,他主张,对新的电影人才的扶持重点应从导演转移到前后期的工作人员上,“没有剧本,有再多导演也没用。”他直言,“我们目前很缺乏前后期工作人员,摄影、美术、发行、统筹、监制。”并且表示,“我在艺发局未来会全力推动这方面的工作,比如帮他们培训、扶持,甚至找工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