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贸向好势头持续巩固。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3%,增速较前值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6.1%、进口增长6.4%,贸易顺差扩大5.2%至2.4万亿元。单看5月,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长8.6%,较前值提升0.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同比从4月的5.1%升至11.2%。分析称,外需环境的改善、出口新动能的持续增强,以及上年同期低基数因素等,是5月中国出口加速的主因。总体看,中国外贸运行仍保持韧性,这将为2024年全年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前五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17.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3%,增速较前值提高0.6个百分点(大公网记者倪巍晨摄)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介绍,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持续回升向好,外贸向好势头也不断巩固,“5月当月,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长8.6%,月度增速进一步加快”。
按美元计价,首五月中国进出口2.4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8%;其中,出口增长2.7%、进口增长2.9%,贸易顺差扩大1.8%至3372亿美元。单月看,中国进出口同比增速从4月的4.4%升至5月的5.1%,其中,进口增速从4月的1.5%升至5月的7.6%。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5月中国出口金额录历史同期次高,外需端持续扩张、上年同期出口基数的有所回落、外贸结构的优化、促内需和稳外贸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高技术装备制造业和新能源等商品出口保持加快增长等,是出口表现胜预期的主因。他续称,商品进口月度数据存在的一定波动,内需复苏的偏弱,以及近几个月国际航运和能源商品价格波动等,对单月进口同比增速带来扰动,鉴于“前五个月铁矿砂、能源、天然气等商品进口数量保持扩张,中国内需仍保持复苏扩张势头”。
集成电路出口表现抢眼
广开首席产业研究院宏观高级研究员罗奂劼认为,外需的温和复苏、中国出口结构的持续改善、中国贸易伙伴多元化战略的不断优化,以及上年同期低基数效应,是5月出口增速继续加快的主因,而近期国际大宗原材料价格的不断攀升,则是进口增速保持增长的重要因素。
数据还显示,前五个月民企进出口9.58万亿元,同比增长11.5%,在外贸总值中占比54.7%,比重较上年同期提高2.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10.2%、进口增长14.2%。同期,国有企业进出口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9%,在外贸总值中占比15.9%;其中,出口增长1.4%、进口增长2.1%。
记者留意到,今年以来中国集成电路、汽车等商品出口均呈现两位数增长。前五个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5.87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出口总值的59%。其中,集成电路出口4447.3亿元,增长25.5%;汽车出口3297亿元,增长23.8%;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出口5544.6亿元,增长9.9%。
申万宏源高级宏观分析师屠强分析,发达经济体消费品进口向需求端回归,带动5月中国纺织服装、地产链等出口表现持续强劲;与此同时,发达经济体中间品、资本品进口朝着工业生产回归,拉动中国汽车零部件、通用设备等出口回升。此外,发达经济体进口需求的回升,推动新兴市场生产和投资需求的恢复,并带动中国的钢材、橡胶塑料、集成电路等出口增速持续改善。
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观察到,若以2019年为基准,今年4月时中国出口年均复合增长率便已有所回升,集成电路、电脑、手机等主要IT产品出口增速也均有提速,反映中国科技相关产品出口上行周期的延续。年初以来外需环境的持续修复,将对未来中国出口表现带来支撑,出口前景有望进一步复苏。
瑞银上修全年出口增速至3.5%
展望未来,周茂华认为,当前海外需求有一定的扩张动能,全球制造业库存也处在相对低位,从外需前景、中国外贸结构优化和新能源类产品出口畅旺看,今年进出口增速有望保持平稳增长。他续称,中国经济处在复苏初期,未来较大的复苏空间有助于带动能源、原材料等商品进口,趋势上看进口需求有望进一步改善。
屠强坦言,6月中国出口基数虽较5月有所上行,但总体依然偏低,本月出口增速料保持高位,“已上调今年全年美元计价中国出口增速预测至3.9%”。他解释,美国地产端的修复,以及欧洲较低的库存水平,将对未来中国外需带来支撑。随着发达经济体去库存周期的结束,全球制造业PMI有望回升,并对中国资本品、中间品出口构成持续支撑。
汪涛判断,随着未来数月中国出口基数的持续下降,出口环比增长动能将保持稳健,并支持出口同比增速持续增长。她透露,鉴于中国出口有望持续复苏,近期已将2024年全年中国出口增速预测值上修2.3个百分点至3.5%。
罗奂劼相信,在外需相对平稳、中国出口结构持续改善、上年同期较低的基数,以及支持出口政策加快落实等叠加推动下,6月中国出口有望保持增长态势。进口方面,在原材料价格较高、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助力下,内需的有所恢复将对电子元器件和消费品进口带来支撑,本月进口增速有望重新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