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财经 > 经济观察家 > 正文

点市成金/电商促销中的利益博弈\财经评论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兼职教授 谭浩俊

2024-05-23 04:03:1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电商在对图书销售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矛盾和问题。

  “6.18”电商大促销临近,但多家出版社发布联合声明,不参与江苏圆周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下称“江苏圆周”)的促销活动。江苏圆周是一家什么公司呢?为什么出版社都要向其发函发信发邮件?原来这是一间京东掌控的电商平台,此前由刘强东等人持股,目前由京东集团首席人力资源官张雱、京东科技CEO李娅云、京东集团副总裁缪钦共同持股。经营范围包括图书、报刊、电子出版物批发与零售及网络发行业务、音像制品批发、零售等。过去多家A股出版公司在图书业务上与京东平台的合作,均通过该公司进行。

  为什么出版社要与江苏圆周合作呢?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一方面,图书销售的难度愈来愈大,依据出版社自身的力量,显然是无法满足图书销售需求的。图书销售不好,不仅自身的效益会受到很大影响,作者也会对出版社失去信心。因此,必须在销售上加大力度,而江苏圆周能够提供给出版社比较大的销售空间。另一方面,实体图书店在图书销售方面的功能弱化,销售的力度大幅减弱,与电商销售差距拉大,导致出版社不得不选择电商作为图书销售的重要渠道。如果没有电商做支撑,很多出版社将难以维持。

  需要注意,电商在对图书销售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其中,低价促销、折扣促销等,会让出版社的利润空间大幅压降。尤其遇到像“双11”、“6.18”这样的节日促销,图书折扣会放到三折。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一旦图书折扣放到三折,出版社不仅没有钱赚,还要亏本。图书折扣成本一般在45%至55%之间,低于这个折扣,出版社是很难有钱赚的。

  反过来,如果电商在图书销售方面不打折扣,或折扣很小,就失去了电商的意义,就有可能竞争不过实体书店。毕竟,实体书店销售图书,体验要好于电商。电商能够让实体书店受伤,就在于价格。且不止于图书,所有的商品,电商具有优势,都在于价格,而非其他。尤其是节日促销,就更需要在折扣上做文章,三折促销也就成了大趋势。对读者来说,自然对电商的促销很感兴趣了,很多读者已做好了“6.18”购买图书的充分准备,到时候,购书车里会放着一大堆自己喜欢和需要的图书。

  出版社电商消费者三方寻平衡

  出版社则认为图书促销很难接受,让自己的利益受到很大的影响;而电商认为节日期间不更大力度打折,就失去了促销的意义,也会影响电商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消费者认为电商的促销有利于节约购书成本,欢迎电商打折促销。于是,三者之间就有一个利益平衡问题,只有找到这个平衡点,三方利益才能得到共同维护,图书市场才能出现良性格局。

  回过头来,再来看出版社的抵制有没有意义、该不该抵制、抵制以后会有什么后果。总体来看,这样的抵制,除了表达出版社的某种态度之外,没有实际性意义。因为,从参与抵制的出版社来看,大多是影响力较大、图书出版业务较多、效益较好的出版社,他们认为,参与促销对自己的利益影响大。反观那些原本就运行比较困难,利润水平不高的出版社,并没有退出此次促销活动,他们或许会认为,大型出版社的退出,对于提振自身的影响力或许是一次机会,可以起到不赚钱赚吆喝的效果。更何况,促销未必亏钱,只是少赚一点罢了。

  值得关注的是,面对节日促销,仍有大批出版社愿意参加,往年更是全部积极参与,图书成本是否真的如业内人士所说的那样高,也很难说。图书出版成本到底有多大,图书定价到底是否合理,也是一个问题。

  目前图书的“官方价”确实挺吓人,如果不给点折扣,读者会用脚投票的。节日打折促销,是否可看出是对广大读者的一种损失弥补或利益反补呢?出版社也该好好反思一下。在图书出版和销售问题上,必须贯彻公平公正原则,而不能总让读者吃亏,出版社也该让出点利益,给读者一点关心。所以,建议出版社不要轻易退出“6.18”图书促销活动,搞不好,就会出现偷鸡不成的现象。在图书销售问题上,读者可是站在电商一边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