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乒球於2001年9月开始改为11分制
小球改大球
2000年悉尼奥运会后,国际乒联停止使用原本直径38毫米的小乒乓球,改用直径40毫米的大乒球,这项改革被称作“小球改大球”。通过乒球专家的测算,大球比小球重0.7克,旋转和速度都下降20%左右,这让乒球运动回合增多,有助於提高比赛的观赏性。
11分取代21分
为了提升比赛的对抗性,加大比赛结果的偶然性,国际乒联决定从2001年9月1日开始,将沿用数十年的21分制改为11分制。原有5局3胜的21分制变为7局4胜的11分制,一名球员每轮的发球数由5个减少为两个。比赛计分的缩短让比赛时长大大缩短,为电视转播创造更好的条件。不过,同时“快餐式”的比赛方式在当时遭到很多乒球强国的反对,他们认为缩短计分不利於体现球员的真正实力。
有机胶水退出历史舞台
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国际乒联禁止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具有膨胀作用的有机胶水,转而使用无机胶水。有机胶水採用挥发性有机溶剂,是一种有毒溶剂,长期使用会对运动员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相比之下无机胶水则更安全、健康、环保。有机胶水退出历史舞台后,在球板和胶皮材质没有进一步更新的情况下,球员的进攻杀伤力有所下降,比赛回合也明显增加。
塑料球时代到来
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国际乒联决定让塑料球取代原有赛璐璐乒乓球,成为乒球比赛的官方指定用球。原有赛璐璐乒球燃点较低,会产生自燃现象,对乒球的托运带来很大安全隐患。塑料球的材质比较环保,而且燃点较高,但球的弹性不如原有赛璐璐乒球,且使用早期经常会出现球被打碎的情况。国际乒联近几年一直在试验各种不同厂家生产的塑料球,这也在一段时间内造成球员对於球的不适应。塑料球较赛璐璐乒球更大,直径超过40毫米,球体增大进一步削弱了乒球的旋转,对於以速度见长的生胶颗粒型打法明显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