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上海厚德公寓 搪瓷灯下撰写名篇

2022-06-07 04:24:5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当年上海《大公报》编辑部。

  【大公报讯】记者张帆上海报道:历史上大公报曾两次在上海出版。1936年4月1日,《大公报》上海版在上海爱多亚路181号(今延安东路)创刊出版。不久后,抗战爆发,给有骨气的文人们带来深重灾难。1937年12月,当时的日军占领军要求各中文报纸须送小样检查。《大公报》明确表示,宁肯停版,也不接受检查,并于12月15日发布《停刊宣言》。

  1945年抗战胜利后,《大公报》上海版于11月1日复刊,馆址设在南京路212号,自那时起至1952年北迁,上海大公报曾有主要办公场所和宿舍共4处:经理部、编辑部、总管理处和员工宿舍。南京路的经理部,是最为读者熟悉的地方,胡政之、曹谷冰、李子宽、费彝民等就在此办公。

  老报人赵鸿钧先生,生前最喜欢在閒暇时到大公报的各处旧址走走,其中,外滩附近的新开河是他常去的。那里曾有一幢名为“厚德”的六层公寓建筑,是他工作过的编辑部所在地。厚德大楼已经在2002年被爆破拆除,原址上建起了古城公园。但楼内楼外的风景,还是留在很多老大公心中:一楼为印刷车间,二楼是排字间和制版房,三楼是编辑部和女子宿舍,四楼是译电室及部分员工家属宿舍。编辑部的工作间约60平方米,放着三排1米多宽的长条桌,编辑们两面对坐,每人头顶上还有一盏可调节高低的搪瓷灯罩电灯。就是在这些灯光下,很多历史名篇由此发出,走向世界。

  赵先生曾告诉大公报,同事间的融洽一直温暖着他。他进报社时,接待他的是副总经理曹谷冰,此后两人虽不在一个地方办公,曹谷冰还牵挂着这位少年丧父的年轻员工,隔些时候就会差人送个小条子去,上面就写简单一两句话:“鸿钧兄,天气要冷了,多注意身体。”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