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以进促稳、企业要有吃亏精神 央视《对话》·开年说专访李书福、董明珠

2024-03-06 14:48:20大公网 作者:张菡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3月2日晚,央视财经《对话》·开年说第三期开播,主持人陈伟鸿对话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书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探寻企业家在面对不确定性时,应如何行稳致远。

  李书福:以进促稳 不轻易放弃生产传统汽车

  2023年,吉利为杭州亚运会火炬提供了甲醇燃料和2000多辆官方指定用车。面对市场对甲醇汽车的质疑,李书福却显示出信心,他表示,欧盟允许的内燃机汽车使用的燃料(e-fuel)实际上就是甲醇,而甲醇作为绿色燃料,也已在船运业的新能源转型中付诸实践。

  近些年来,虽然吉利在新能源赛道上持续发力,但是李书福表示也不会放弃传统燃油车,现存的汽车95%以上都是传统汽车,每年销售的汽车80%以上也是传统汽车。“所以,我们不会轻易不生产传统汽车,但在电动、混合动力、插电混动方面也不会落后,一些新的科技,比如低轨道卫星互联网,我们也会大量投入。”在李书福的设想中,未来搭载吉利卫星通信技术的车型,在无地面网络覆盖或地面网络受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车机收发卫星消息,做到安全出行“永不失联”。

  针对汽车市场的白热化竞争,李书福认为,用户买车一定会考虑经济性,包括购买成本、使用保养成本以及最终回收的价值,因此,要平衡好两方面的问题,既要考虑智能电动化转型,又要考虑整个成本结构或给消费者所带来的性价比,如何在大战略之下把握好节奏,如果一窝蜂地都去做新能源,做智能电动化转型,市场很难一下子接受。

  2023年,吉利控股集团海外销量超过了国内。2024年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吉利还是按照增长20%设立了目标。李书福表示,企业最重要的是不能出现太多的起伏和波折,要先稳住,在稳住的前提下更好地发展,尽最大可能的寻求突破,这就是以进促稳。“你总是要有所发展,像骑自行车一样,稍微要有点速度,否则倒下来了也不行。”

  董明珠:企业要有吃亏精神 不要跟在别人后面做

  尽管去年创造了成立以来最好的业绩,从“好空调格力造”到“好电器格力造”,董明珠却只给格力的成绩打了80分,她认为还需要不断地找到问题并突破,因为“只有改变,才能往前走”。

  提到最近引起热议的“玫瑰空调”,董明珠称创造它的初衷是想将电器与家庭生活融合在一起,虽然遭到了质疑,但是不会影响格力创新的步伐。在她看来,空调在家里不仅仅是一件家电,也可以是艺术品。

  有人讲,在格力的企业文化当中,董明珠的权威胜过了企业管理。对此她回应道,企业管理者的讲话都不能算话,那这个企业不是乱成一锅粥了?但是出发点和角色要正确。第二企业的最高管理者,要认识到自己的更多不是收获,而是付出,责任很重要。“在充分论证、绝对有把握的情况下,我才会说一不二。”

  “企业要有吃亏精神。不是别人做了你跟着后面去做出来,更多的是你在做,有人说前面是无人区,这才显示出你的魄力。”董明珠以格力最新的“零碳源”空调技术为例,她表示格力一直在寻找创新之路,经过十几年研发,一代一代升级,将光伏转化为空调所需的能量,实现零碳排放。“当时大家讨论我董明珠最吃亏的,投了这么一个错误的选择,错,虽然我们短期来讲好像我们投入了,但是我们获得的是未来美好生活走出了一大步。”

  对于曾因“年轻人不要把挣钱当做自己的梦想”引起的争议,董明珠回应称自己也是从年轻人过来的,公司最初成立时,从国外买来原装的室内机,格力自己组装室外机,拼起来以后变成格力的空调,有的业务员为了挣钱耍小聪明,机器拿出来后,把商标撕掉,再贴上进口品牌的商标,就可以多卖钱,多赚钱。“这种钱是应该挣的吗?不应该挣。一定要挣钱,但不是为了挣钱而活,那样就会不择手段。所以我认为年轻人挣钱不是你的梦想。”

  《对话》·开年说联合了大公网、每日经济新闻、《财经》杂志、《中国工业报》、《企业观察报》、贝壳财经、新浪财经、虎嗅八大媒体特别呈献。该系列节目还邀请了曹德旺、李振国、潘刚、李东生、向文波、李彦宏、秦英林和丁世忠等作为嘉宾参与录制,后续节目将于3月9日在央视财经频道重磅推出。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