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讯】新华社14日播发长文,题为《“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侧记》。文章指出,12月11日至12日,北京京西宾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举行。在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后,这次重要会议如何谋划中国经济发展大计,举世关注。回顾即将走过的2024年,中国经济顶风破浪,稳中有进,持续向好态势不断巩固,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前行的步伐更加坚实。展望2025年,“十四五”规划收官,新的五年规划呼之欲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新篇章引人瞩目。无惧风险挑战、把握发展机遇,中国经济奋力向前。“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总结2024年经济工作,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2025年经济工作,在关键节点对中国经济作出关键指引。
“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会议指出,当前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主要是国内需求不足,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话到此处,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信心”二字。
信心,来自于一个基本判断:“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没有变。”信心,来自于中国经济的成长之道——“从来都是在风雨洗礼中发展、在历经考验中壮大”。信心,来自于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这是全党上下形成的最大共识: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在关键时刻、重要节点,党中央及时研判形势、作出决策部署,确保我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经济工作千头万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统筹好几对重要关系。——“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引发与会同志深入思考:
有所为,就是要不断建设法治经济、信用经济,完善市场规则并带头遵守规则,通过坚决惩治腐败、保障公共安全等优化市场环境,着力矫正市场失灵,规范竞争秩序,使全国统一大市场成为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的大舞台。有所不为,就是要尊重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防止对微观主体活动的不当干预,不搞地方保护主义和自我小循环。
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基础上,总书记这次进一步阐明2025年政策取向——“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这24个字,进一步丰富了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内涵,是我们党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生动体现。”一位与会同志感触深刻。
反对本位主义 形成抓落实的合力
会议部署的明年9项重点任务中,“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9项重点任务中,“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彰显“稳”与“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
让各项政策落地显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总书记强调“增强协同联动,反对本位主义,形成抓落实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