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当地时间5月9日,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庆典结束后,习近平同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从红场来到亚历山大花园,向无名烈士墓献花,并肃立默哀。\新华社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刘旭向《大公报》表示,习近平主席访俄期间中俄达成的一系列共识和成果显示,中俄战略互信得到进一步确认,访问释放出两国将共同捍卫二战胜利成果、反对单边霸权、携手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等多重信号。
《中俄关于进一步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提出,“中俄关系具有独特战略价值和强大内生动力,不针对第三方,也不受制于第三方。”
刘旭指出,这次联合声明中新增了“也不受制于第三方”来特别强调中俄关系不受第三方影响。当前一些媒体和别有用心之人频繁炒作美俄在逐渐走近,声称这会对中俄关系、中美关系产生影响,甚至提出所谓“反向尼克松”战略,意图复兴尼克松式的三角模式但反向操作,试图拉拢俄罗斯站在美国一边,共同针对中国。而中俄这份联合声明中的有关内容恰恰是对此论调的有力反驳,强调中俄关系不会受到外界影响。“无论两个国家各自与谁发展关系,都不会对中俄关系的本质产生影响。”
任凭国际风云变幻,中俄关系都将从容前行,为各自发展振兴助力,为国际社会贡献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中俄合作显示强大韧性和互补性
中俄在联合声明中明确提出,双方坚决反对滥施关税和滥用出口管制等严重破坏国际经贸秩序、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产生恶劣负面影响的非法单边霸凌措施和单边保护主义措施。刘旭指出,这是中俄针对特朗普政府悍然发动关税战发出的共同声音,表明了两国的坚决态度。
刘旭认为,当前中俄可借助经贸合作与战略互信,进一步推动双边关系发展,以巩固两国互为信赖的邻邦关系。中俄加强务实合作,于中国而言,可以保障能源安全,提升经济安全水平,在美国肆意挥舞“关税大棒”、中国在与西方紧密关联的产业链中所占份额有流失风险的背景下,有助于中国在国际市场保持稳定份额。对中俄双方来说,能深化经济合作,促进两国间地方层面特别是东北边境地区的交流。从世界层面来看,中俄合作有利于维护世界经济秩序、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确保世界能源市场稳定。\大公报记者马静、葛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