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基因不属本地流行病毒株 确诊华大员工或受样本污染

2021-05-16 04:23:3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大公报讯】华大基因一名29岁男员工早前确诊,基因分析发现其样本带有属於去年在武汉出现疫情初期的病毒株,并非本港流行的病毒株。衞生防护中心表示,该名患者不像真正染病,若证实是样本污染,会删除该个案。食物及衞生局昨晚表示,已要求华大基因、为该患者化验确诊的安球医学化验所提交调查报告。两间化验所均表示,自己与样本污染无关。

  港大公共衞生学院教授潘烈文昨日表示,为该名男患者(第11801宗)分析病毒基因发现,带有去年一月在武汉发现的原始病毒株,但该病毒株近月已无在香港或海外流行,怀疑他并非感染。

  潘烈文估计,该患者的工作环境可能受这种病毒核酸污染,他的手接触到后再摸鼻,病毒因而停留鼻腔内,於检测时发现阳性。另一可能是其检测样本受污染,因为检测化验一般会用武汉的原始病毒株作为“阳性对照”。

  衞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称,该患者的病毒基因与去年武汉初期流行的病毒株相似,衞生署化验所分析认为他不像真正染病,而约10名密切接触者都无人验到阳性,若与专家分析确定是患者或样本受污染,会删除其确诊编号,密切接触者若再检测都是阴性,就无需隔离。

  食衞局促两化验所交报告

  华大基因称,一直是用合成基因序列作为“阳性对照”,从没使用原武汉病毒株作为参照,而该名员工从未进入新冠检测实验室,不可能在华大基因被“阳性对照”感染。170多名员工和访客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反映无人在工作环境被阳性对照或病毒株感染。

  安球医学化验所称,採用的“阳性对照”是病毒其中一段基因片段,不是完整的病毒株,故不应是导致假阳性结果的源头。该化验所过去近一个月,只检测出该宗初步阳性个案,故该样本受其他样本污染的可能性不存在。

  食衞局表示,就是否涉及实验室事故或其他事宜,须深入了解找出原因。局方正要求华大基因、安球调查并提交报告,并邀请衞生署公共衞生化验服务处提供意见。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