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百感交集/葵涌邨少年禁足日记 疫魔竟然这么近……

2022-01-25 04:24: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两年来,我们共同面对着一场世纪疫情,无人可以独善其身。与病毒的距离,原来是很近很近……

  葵涌邨成为本港第五波疫情爆发的焦点,单是葵涌邨昨日便新增了69宗确诊个案,全邨累计有210人染疫。16岁的陈同学与父母及妹妹住在逸葵楼,两年来只是“旁观”疫情,怎料短短四日,母亲及妹妹先后确诊,自己便由被围封的住户变成密切接触者。昨日清晨被送到竹篙湾隔离,病毒由那么远,变成这么近。以下为少年的“检疫日记”。\大公报记者 伍轩沛

  1月21日(星期五)

  围封首天 一片混乱

  今天逸葵楼已经有超过20宗确诊,昨日听说学校也有一位师姐的家长确诊了,所以考试都延迟到农历年假后。专家说大厦没有垂直传染的风险,所以我虽然有少少担忧,但都觉得疫情应该不会蔓延的,明天的确诊数字可能就会降低到单位数吧,所以我的生活未有什么改变。今日下午如常到补习社,但到补习社不久,就收到了要被围封五日的消息。

  买了妈妈需要的物资后,回到屋企楼下,眼前一切与早上出门时已完全变样。蓝红闪烁的警车灯、检测用的帐篷、看不到尽头的围封带、路上急忙穿梭的穿着保护衣的工作人员……疫情已经来到我身边了。今晚妹妹有点发烧,量过体温是37.5度,低烧。不久后便有人拍门登记,之后便有工作人员派饭,再被带到楼下的球场做检测。我们都很配合照做,但由于没有收到明确的指示,许多住户都不清楚是自己下楼检测,还是等到拍门才能出门。电梯和大堂一下子被人群堵塞了,非常混乱,这一切好像在电视上看过。围封的第一天,除了有一丝担忧,更多的是感到新奇,我家住低层,又靠近大马路,能看到楼下发生的一切,这天晚上,我差不多没有离开过窗台。

  1月22日(星期六)

  妈妈确诊 全家焦急

  今天妹妹还是37.5度的低烧,工作人员11点才送早餐来,等太久了,所以我们自己早就吃了。送来的是糯米鸡,只好放在冰箱,饿了的时候再拿出来吃。这天隔壁的邻居特别吵闹,我走到门前听听发生什么事,原来他在昨晚围封时没有应门,门外被封了封条,今天封条被撕下来而被发现了。他们不愿意到楼下做检测,于是和工作人员争吵起来,最后工作人员只好搬出不配合检疫的条例及罚则,才把他请下去。

  由于不能外出,后楼梯的垃圾堆积如山,没有人马上清理,卫生情况欠佳,我觉得也是一种播疫风险。

  但今天最让我惊讶的是,妈妈确诊了。大概晚上八点,妈妈戴着口罩拍门叫醒了正在睡觉的我,她说有防控中心的人打电话来,说她确诊了,我当然难以置信,这不是快杀到埋身这么简单了,是已经中招了。

  这晚妈妈搬到客厅睡,除了吃饭,全程戴着口罩,也没有离开过沙发范围。我开始感到担忧,因为确诊不再是“他们”的事了。这晚全家都在等,什么时候才有人接妈妈走?我们又将会如何?我一方面充满疑问,一方面感到担忧,等着等着,便模模糊糊的睡了……

  1月23日(星期日)

  等了又等 才送检疫

  今日是围封以来,最忙碌多事的一天了,因为我不再是被围封住户,而以密切接触者的身份,被移送到竹篙湾。

  今日中午12点,妈妈被送往亚博馆接受治疗,低烧了数天的妹妹也确诊了,下午三点被接走到博爱医院。那刻我真的很担心,但担心的是她们两个的情况,作为家中长子,我更希望确诊的是我。晚上防控中心告诉我们,凌晨两点将会有人接我们到竹篙湾检疫中心。之前看过不少报道,说里面物资缺乏,出事了也没有人理会,我更曾在网上留言说“我打死都不要进去。”但现在没有选择了。

  晚上12点多,妹妹发信息告诉我,她又被移送到了屯门医院的一个露天帐篷当中,已经等了一个多小时了,今晚有雨,天气寒冷,她又在发烧,我很担心。

  等到凌晨两点,依旧没有人来接我们走,那一刻最着急了,也不知道等到什么时候。一直到凌晨四点,才有工作人员拍门将我们送上小巴,我不禁有点不满。一天三餐基本都迟送一小时以上,检测也是迟,对确诊者的处理也是迟,妈妈足足等了16小时才被送走治疗,连移送我们到竹篙湾都迟了两小时……等、担心、着急、再等……我和爸爸在这样疲惫的状态下,进入了竹篙湾隔离营。

  1月24日(星期一)

  在竹篙湾 等过新春

  今天早上就有阿姨拍门叫醒我们吃早餐,比起在逸葵楼围封时真是准时太多了,而且11点就有人为我们做检测及量体温,感觉比在家安全多了,也不用去迫电梯。今天得知妈妈和妹妹都已得到妥善安排,我也安心不少。

  事实上竹篙湾并没有被说得那么差,检测和量体温,送饭时间又准时,而且还有一呼即应的WhatsApp号码。由于我要上网课及做功课,爸爸又要看电视,我就申请分房,他们很快就答应会安排。

  回想这几天,由看着别人做检测,到自己要做检测,再到家人确诊,最后更被移送到竹篙湾隔离,每一件事想起来都很漫长,但又好像刚刚才发生的事情。由“花生友”变成当事人,由好奇到担忧。经历了很多,单用言语难以表达这份复杂的心情。本来明天就有望离开逸葵楼的我们,今天起又要开展新的14天隔离生活了,不但如此,还是这辈子首次要在隔离营中度过农历新年了。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