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中医药新路向/港研发水准一流 助力中医药国际化 人才培养体系完善 市场拓展联通中外

2023-10-25 04:02:26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香港三家中医药学院已建立完整的本科、硕士和博士的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保证了人才的供给和可持续发展。

  中医药在香港有悠久历史,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院长冯奕斌教授认为,中医药发展在回归后渐入佳境,在依法规管、科研教育和建设中医基层医疗网络等方面,都建立了基础,并稳步发展。冯奕斌指出,本港具备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国际化程度高、研发创新能力强、市场联通中外等优势,可以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及国际化,发挥重要作用。\大公报记者 曾敏捷

  冯奕斌23年前来香港发展,他形容自己是赶上了香港发展中医药的好时机,因为香港回归后,特区政府不断“加码”推动中医药发展,在多方面均取得成果。他举例,人才培训方面,香港回归后建立了三家中医药学院,形成完整的学士、硕士和博士教育体系,以及终身教育体系,保证了本港中医药人才的供给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型人才更是由输入走向了输出;医疗服务方面,政府推动成立了18家由三方协作的中医诊所暨教研中心,奠定了中医基层医疗网络,而筹建中的香港中医院将于2025年投入使用,使中医保健与医疗渐趋多元化。

  五大学研发能力  跻身全球百强

  冯奕斌特别提到香港的研发能力,指出本港有五所大学位列世界前一百名,有优秀而密集的科学家群体发表了大量国际论文,申请并授权大量国内外专利,中医药研究水准是世界一流,多位研究者获选进入多个世界级排名系统。

  冯奕斌认为,香港背靠祖国,长期以来是内地和国际中药材市场的集散地,形成了一些有名的中药品牌,而且生命科学研究水准世界一流、采用两文三语,法律与医疗体制与西方国家类同,中医药的规管体系亦已基本建立,因而中医药教育、医疗、研究和开发利用的成果,比较容易得到国际认可和接受。香港可以在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及国际化发挥重要作用。

  促中医保健医疗纳公共体系

  不过,冯奕斌关注本港中医药教育、研究基地与设施规模小,中医保健与医疗服务未正式纳入公共保健与医疗体系,以及中药产业规模较小等,不利中医药发展,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详见表)。就医疗市场规模小,他认为香港应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在“一带一路”、大湾区乃至国际市场布局,在市场经济的前提下,推动部分中医保健与医疗服务纳入香港公共保健与医疗体系,还可以与中药厂商合作,推动医疗经济可持续发展。

  他亦关注研究成果转化不足够,认为应协调和加强中医药标准的研究和应用,如中药检测如何在香港中药标准、中国药典和不同国家药典及国际标准等的取舍和认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