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最新公屋一般申请者平均轮候时间升至5.8年,分析认为只是技术性反弹,料长期下降趋势不变。
房屋委员会昨日公布,公屋一般申请者平均轮候时间最新升至5.8年,按季升0.2年,单身长者平均轮候时间亦较上一季增加0.1年,升至4年。分析认为,公屋轮候时间上升属技术性反弹,料长期下降趋势不变,重上六年的机会亦不大。
房委会表示,轮候时间上升主要由于去年公屋落成量低,期内编配单位大多位于市区或扩展市区,相关申请者轮候时间一般较长,影响统计数字,强调公屋平均轮候时间六年封顶目标不变,有信心公屋综合轮候时间在2026/27年回落至4.5年。有立法会议员提醒,有公屋项目因工业意外停工影响进度是警号,房委会须做好工程监管,避免因快得慢,更要积极利用更多新建筑技术,确保地盘安全及提升效率。\大公报记者 曾敏捷
房委会表示,去年第四季有5800宗轮候公屋一般申请个案获编配单位,较上一次公布的约3500宗,高出约66%,但同季的平均轮候时间反而上升0.2年,达至5.8年,当中长者一人申请者的平均轮候时间亦上升0.1至4年。
房委会解释,这主要因为2023年公屋产量低,去年获安置的1.37万宗一般申请中,94%涉及翻新公屋,大多位于市区或扩展市区,相关申请者的轮候时间一般较长,令平均轮候时间上升。
精进停工影响单位落成量
此外,由于承建商“精进建筑有限公司”于2022年9月涉及一宗致命工业意外,以致相关公屋项目要全面停工,令工程延误。其中涉及819伙的葵青区丽瑶邨,入伙日期由原订的2023年第3季延至第4季;涉及6776伙的大埔富蝶邨,原预计去年第4季入伙,但延误至今年第1季才开始首批入伙。
房委会指出,随着未来两个年度多区有不少新公屋供应,加上3万个简约公屋单位于明年初陆续落成,整体公营房屋供应会持续显著增加。公屋平均轮候时间6年封顶目标不变,有信心公屋综合轮候时间在2026至27年度回落到4.5年。
房屋署分析显示,近年轮候新界公屋的申请者会较快上楼,现时排得较前的申请者,新界区的平均轮候时间,一般较市区或扩展市区的短约一年。另外,一般申请轮候数目按年减少4300宗,主因是近年获编配公屋数目增加,近两年平均每年约有2万宗一般申请获编配公屋,较2017年至2021年的平均每年1.62万宗,增幅逾两成,有助消化了部分等候多年的一般申请。
议员促做好管理保地盘安全
团结香港基金副总裁叶文祺认为,轮候时间上升属技术性反弹,相信长期下降趋势不变;公屋一般申请者宗数已连续9个季度下跌,证明轮候公屋的需求正被有效消化。立法会议员陈学锋预料,公屋平均轮候时间今年内仍会有上落,但幅度不大。公屋联会总干事招国伟指出,虽然分析显示,截至去年底有1.36万宗申请轮候逾六年,占整体申请逾两成,但由于加上未来几年的整体供应增加,预期公屋轮候时间重上六年的机会不大。
立法会议员梁文广关注部分项目因工业意外停工,认为应积极采用更多新建筑技术,确保地盘安全。议员张欣宇则表示,未来5年落成的单位很多已在兴建,能否在2026/27年度将公屋平均轮候时间降至4.5年,关键在于工程管理,相信只要房委会做好项目管理,轮候时间会逐步回落。
精进建筑表示,对停工导致公屋工程出现延误感遗憾,已于复工后尽力追上进度,争取尽快将单位交付房委会。集团目前以大判身份兴建4个公屋项目,涉及约1.3万个单位。
未来五年供应14.48万公营房屋
此外,房屋局昨日更新对未来5个年度公营房屋建屋量的预测,截至去年12月,房委会及房协在2024/25至2028/29的五年期内,将合共提供14.48万个公营房屋单位,其中12.7万伙来自房委会,包括9.46万公屋/绿置居单位,以及5.02万个其他资助出售单位,较上一季的估算增加了约3000个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