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调解为先”承诺书活动,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出席并致辞。
“调解是争议解决的未来”,律政司每两年一度举办的“调解为先”承诺书活动昨日(9日)举行,以“调解为先:开展对话 成就共识”为主题,旨在鼓励社会各界通过调解对话促进理解,寻求双赢解决方案。活动吸引超800名来自不同界别的人士登记参加;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00间机构及人士签署。
律政司司长林定国致辞时特别提及,《关于建立国际调解院的公约》预计于不久的将来签署,湾仔警署大楼工程将于今年年中完成,国际调解院有望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初正式投入运作,标志香港在国际调解领域即将迈入新的里程。\大公报记者 龚学鸣
林定国表示,调解是争议解决的未来,除了促进沟通外,采用调解解决争议的方式也能有效控制时间、成本和风险,减低争议双方承受的心理压力,有助于建立和谐、包容和稳定的社会。他指,诉讼或仲裁着重回顾过去,找出谁对谁错;相反,调解着重面向未来,在解决问题之余维系双方友好关系。
林定国介绍说,活动不仅探讨司法机构在推动调解中的角色,亦邀请不同范畴的家事调解员及调解机构分享他们在调解领域上的心路历程。
随着跨境婚姻越来越普遍,家事纠纷的调解也不再局限于香港,活动还邀请了深圳龙华区人民法院庭长,分享调解在跨境家事纠纷中的作用与好处,亦突出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推动调解的重要性。
国际调解院最快年底运作
律政司副司长张国钧致辞时指出,去年底律政司与广东省司法厅及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行政法务司共同推出《粤港澳大湾区调解员名册》。他强调,设立名册是落实早前律政司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行动纲领》的重要措施之一,将有效促进粤港澳三地调解规则的衔接和人才连接,并推广调解在大湾区的广泛应用,进一步完善大湾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包括在家事纠纷上,为区内市民提供更高效和便捷的解决途径。
随后,在2025年“调解为先”承诺书星徽奖励计划颁奖典礼和“调解为先”承诺书签署仪式上,共有52位来自不同界别的团体和个人获颁发星徽,以表扬他们在业务营运上推动和采用调解的成绩。
解决国与国之间争议
张国钧表示,过去一年,共有219名承诺者签署承诺书,同意先探索采用调解解决业务或运作上的争议,然后才采用其他争议解决方法或在法庭进行诉讼。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000间机构及人士签署,反映各界对调解作为解决争议首要选择的广泛认同,成绩令人鼓舞。
立法会议员周浩鼎接受《大公报》采访时表示,国际调解院落户对香港成为国际争议解决中心的地位有着重大的意义。届时世界各国就着国与国之间的争议,可以透过国际调解院在香港解决,这对于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优势,提升国际地位的作用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