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神”张家朗、“剑后”江旻憓扬威巴黎奥运会,全城欢腾,激起市民对剑击运动的莫大兴趣。剑击培训机构表示,近日有关课程查询数字急剧上升,很多家长希望为孩子报班,很多孩子希望成为下一个“剑神”、“剑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是培养孩子们拚搏精神、永不言弃的大好契机,特区政府、教育机构以及全社会,大可以因势利导,将好事办好。
本港教育提倡“一生一体艺”,同学们除了读书,还要掌握一门艺术、一门体育项目。但在不少家长眼中,学习成绩是第一位的,争取将来入大学读医学、法律等“神科”,体艺则排在较后面的位置。然而,随着近年香港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中斩金夺银,且奖金丰厚,堪称“名利双收”,令越来越多家长们改变了对体育的看法。体育不仅可以成为业余爱好,更可以成为职业发展方向,这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出路。一些精英运动员同时又是“学霸”,也成为城中热门话题,原来运动与读书并不矛盾,可相辅相成。
虽然成为世界冠军、奥运冠军的只是凤毛麟角,但学习剑击或者其他的任何一项运动项目,仍可以为孩子带来很多正向改变,包括增强体质、学会自律、增加自信、拓宽朋友圈子等,而从小培养拚搏精神则是最大的“得着”。运动项目没有不辛苦的,需要付出大量的汗水、大量的时间。在竞技比赛时,一旦比分落后就会产生巨大压力,这时需要保持镇定、坚定信心,将自己的最佳水准发挥出来,赢了固然最好,输了也不留遗憾,因为已经尽力。这样的经历体验,会提升孩子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抗打击能力,令其一生受益。
做父母的都特别疼爱孩子,将最好的留给他们。孩子们在蜜罐中长大,没有吃过什么苦头,一旦遇到挫折,很容易出现情绪问题。香港孩子普遍反映学习压力大,患上神经失调的数字也在上升,更有一些人缺少奋斗意志,宁愿“躺平”,这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相比之下,张家朗在奥运会期间多次上演绝地反击,江旻憓则是在1:7大比分落后下反败为胜,这充分证明了多年的艰苦训练,让他们练出了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大心脏。这样的强大心理素质,正是香港孩子们迫切需要的。
为了让孩子们更健康茁壮地成长,家长们应对孩子投身体育运动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给予更多的加油和打气。在孩子年幼阶段,争取多陪伴观看比赛,感受运动员的强大气场,这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对学校来说,可适量增加体育课的时间,这也是对紧张学习的解压。邀请精英运动员在学校作巡回演讲,也是好方法,毕竟近距离接触的效果好过遥距看电视。
近年特区政府大幅增加了对体育的投入,包括资金及场馆,已收到良好效果。启德体育园即将落成启用,可为市民提供更好的运动场所,可举办更多的本地及国际赛事,这会进一步提升香港的体育氛围。有人建议香港发展体育产业,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将体育风气昇华为体育产业,可以进一步拓宽香港的发展方向,为年轻人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剑后”江旻憓近日表示,计划建立基金推广体育,助力小朋友接触运动,这样的善举有助缓解体育投入方面的贫富差别,值得点赞。
香港推动高质量发展,这包括体育方面的高质量发展,而人才永远是第一位的。在特区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各界携手合力之下,香港将培养出更多“德智体群美”五项全能的人才,为香港不断提升竞争力及为国家作贡献,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