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社评 > 正文

社评/发挥香港独特优势 开拓更多新市场

2024-10-31 05:01:1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近日喜讯频传。首家西非银行在香港设立的分行昨日揭幕,沙特阿拉伯首两只投资于港股的ETF挂牌,香港交易所更宣布明年在沙特首都利雅得开设办事处。特区政府近年锐意开拓新市场特别是耕耘中东收到成效,令人欣喜。事实证明,只要香港发挥好“一国两制”优势,扮演好“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就会不断得到增强。

  本届特区政府上任以来,由行政长官李家超带头,管治团队多次出访中东和东南亚国家,双方互动频密。特别是中东,乃是香港重点拓展的对象,也是疫后特区官员首次到访的地方。中东的大国沙特,与香港的交流最为密切,双方签署了多个合作协议。沙特去年选址香港首办FII亚洲峰会。日前香港举办金融科技周,沙特亦派员出席。正在沙特举办的未来投资倡议大会,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带团出席,随行的数十间科企及初创企业在当地进行路演,有助将双方的交流合作推上新台阶。

  经过双方努力耕耘,已经开花结果。去年,沙特首隻ETF在香港挂牌,这也是沙特在亚洲上市的首隻金融产品,足显香港在沙特的分量。现在,香港两只ETF在沙特挂牌。其中,前日上市的阿尔比拉德南方东英MSCI中国股票ETF,追踪MSCI港股通,规模超过百亿港元,甫挂牌就成为沙特市场最大的ETF,开盘1小时成交220万元,也是当地市场成交量最大的ETF。昨日上市的SAB Invest恒生香港ETF,将悉数投资于盈富基金。这两只ETF为中东投资者提供进入香港资本市场的机会,有助提升港股的国际交易量。明年港交所在沙特设立办事处后,双方合作将得到进一步深化,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香港重点拓展中东和东盟市场,这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百年变局之下,香港推动由治及兴、助力国家建立更开放经济的战略抉择。国际地缘政治日益复杂化,正在重塑国际政经格局,金融资产重置潮方兴未艾。另一方面,“东升西降”的历史大趋势不变,全球南方国家的实力和话语权持续增强,亚洲的发展更是一枝独秀,世界各地都希望加强与亚洲的合作。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地理位置优越,是联系亚洲的枢纽,在国际市场上的重要性持续上升。

  香港与中东的互补性很强。“富得流油”的中东,可以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深度和广度。对于致力推动产业多元化的中东来说,香港也可以助一臂之力。正如陈茂波昨日指出,香港正大力推动绿色金融和绿色科技的发展,并能够为全球南方的基建项目和绿色项目提供资本支持,并以创新的金融产品,例如证券化贷款,引导资金到新的项目。香港的金融创新,将进一步提升香港的吸引力。

  更重要的是,香港有国家支持,而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兼发展最快的市场。投资香港,就是投资14亿人口的大市场,就可以分享中国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在香港的上市公司中,红筹、国企举足轻重。港股通、ETF等工具,为外资进入中国提供了渠道,在沙特上市的两只“香港概念”ETF,其实就是“中国概念”的ETF,这是香港的独特优势,无可替代。

  西非银行The Access Bank Limited香港分行昨日开幕,虽说规模不大,初期只有25名职员,但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这是进驻香港的首家非洲金融机构,旨在满足“一带一路”倡议下不断扩展的市场融资和银行服务需求。世事如棋局局新,香港在经营中东和东盟的同时,有必要进一步放长眼光,沿着“一带一路”开拓更多新市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