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议事论事/垃圾收费未成熟 搁置争议谋发展\姚志胜

2024-04-10 04:02:4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第十届中国侨联副主席卢文端日前发表《搁置垃圾收费争议 确保聚焦经济发展》一文,提到垃圾收费“先行先试”的乱象反映香港社会还没有准备好,现阶段不适宜推行垃圾收费,并建议特区政府在试行期结束后重新考虑是否将其押后或完全停止。文章一石激起千重浪,受到社会各界和舆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多份报章都以显著篇幅报道,多个政党政团亦相继发表意见,反映垃圾收费确实在社会上存在较大争议。

  垃圾收费通过“寓禁于征”方式推动废物分类及回收,大方向值得支持,但作为一项“移风易俗”的政策,目前社会显然不具备全面推行的条件,当中原因有三:

  一是香港社会准备不足,各项配套并没有跟上,贸然全面推行将造成较大混乱,随时引发社会不满。

  二是时机不对。当前香港经济并不理想,饮食业更面对内外压力,垃圾收费将大幅增加业界经营压力,随时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草”。

  三是当前香港正进入由治及兴的关键时期,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压倒一切的任务,不应因为垃圾收费争议耗费社会精力,干扰特区政府聚精会神谋发展。行政长官李家超带领特区政府“敢于担当、善作善成”,积极“化解民生忧难”,施政成效显著,搁置垃圾收费不但不会影响政府的声誉,更可彰显政府施政的灵活和实事求是,相信能够得到社会各界支持。

  整体配套体系仍未跟上

  垃圾收费政策自4月1日开始在全港14个地点“先行先试”,但在实践中却出现不少问题。《大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几个主要试点地区,由于位置不方便、指引欠清晰、缺乏足够诱因等,导致相关设施使用率极低。不少市民表示,要走10分钟才能倒厨余,很不方便;一些饮食业者也诉苦道,由于长期缺乏人手,“根本做不到要求”,希望政府提供支援并暂缓推行。《大公报》最近关于垃圾收费的报道和社评,都反映现阶段推行垃圾收费的条件不成熟。环境及生态局亦承认在试行中出现困难,包括人手不足、回收设施距离远、指定袋费用过高、增加经营成本及建议改善指定袋设计等,当局指会认真考虑“先行先试”收集到的结果。

  “先行先试”成效不彰,主要原因在于垃圾收费内容复杂,对市民及商户造成较大不便,更在于配套不足够,市民对于具体细节一概不清楚,有商户和市民对于如何分类垃圾、处理垃圾至今仍然“一头雾水”,近八成住户仍未知厨余回收操作,不少人甚至因为怕垃圾袋被刺穿而违规,在包装垃圾时额外套上一层原先使用的垃圾袋,不但费时失事,更与环保的出发点背道而驰。对于不少商户而言,垃圾袋的费用以及衍生的各种经营成本,更造成其不少负担。

  这表明当前香港社会全面推行垃圾收费的条件并不成熟。垃圾收费不但是一项政策,更是对社会的“移风易俗”,需要长时期的宣传教育,更需要全面的配套,不可能一蹴而就。有人认为,垃圾收费已经提出了多年,时机已经成熟,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垃圾征费的倡议固然已经提出多年,但真正有具体计划及方案只是这几年的事,市民根本未能适应,从先行先试实践中衍生的问题就可以看到。参考内地、台湾及日本等地区经验,都在民居附近设立大量的回收点,有厨余车定时收集,更进行了长时间的宣传教育,政策才能成功落地。而香港明显不具备这些条件。

  香港目前的经济环境亦不是推行垃圾收费的合适时机。疫后香港的经济复苏未如理想,内需市场疲弱,餐饮业更面对沉重的经营压力,当前应该给予他们更大的支持和呵护,而不是加重其负担。推行垃圾收费不但会加重业界的经营成本,更要花费大量的人手处理垃圾分类、处理等问题,对于业界是百上加斤,也会加重基层市民的压力。

  香港正处于“由治及兴”的关键阶段,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当前社会最大的民意呼声,市民都期望在香港国安条例实施后,可以利用当前稳定的环境全力谋发展惠民生。垃圾收费不但问题多多,而且在社会上争议较大,在实践过程中随时会引发民怨,对于香港各界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民生造成不利影响,不符合香港整体利益,也不是中央所乐见。

  垃圾收费提出多年,但一直在社会上未能形成共识,主流民意对于收费始终持保留态度。现在先行先试过程中发现各种执行上的问题,更加深了市民的顾虑。政府果断调整政策,不但可以消除社会争议,更可让社会能够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不会因为垃圾收费争议转移了谋发展的焦点。

  搁置不代表不重视环保

  搁置垃圾收费争议也不代表不重视环保。恰恰相反,推动垃圾分类回收,解决堆填区压力,依然是特区政府的工作重点,当局应先做好各项配套安排,大量增设回收点,在社会上推行宣传教育,逐步改变市民的生活习惯。此外,通过焚化设施转废为能已是全球大趋势。焚化技术不但能将废物的体积缩减约90%以上,解决垃圾积压的问题,而且新式焚化设施都配备热能回收及发电装置,能够从废物中回收热能作发电之用。当前研发的先进垃圾焚化技术,更做到高效低污染,欧洲以及内地等亦已将把焚化垃圾作为处理废物、发电、物料循环再造的主要手段。通过焚化技术不但可缓解堆填区的压力,更可推动资源再造、转废为能,并且消除垃圾收费争议,确保聚焦经济发展,值得特区政府考虑。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香港总会会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