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井水集/4月“水龙卷”

2024-04-22 04:02: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天文台昨日发出黄色暴雨警告,多处录得每小时超过50毫米的雨量,西贡一带甚至出现“水龙卷”。气象专家表示,过去数十年从未在4月录得“水龙卷”报告,或预示极端天气将不断出现。

  不独是香港,广东省续受强降雨影响,全省一日之内共发布70个暴雨预警信号、65个雷雨大风预警信号生效,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将广东省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第三级,并警告北江可能出现百年一遇洪水。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昨日全市进入暴雨防御状态。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的公布,去年是人类有纪录以来最热一年,今年有可能更热。气候变化带来的极端天气事件正在日益加剧。香港与其他城市一样,正面对气温上升和更多极端天气现象等问题。如何应对需引起更多的重视。

  应对的方向总括而言有四个:强化预测警报能力、提升基建抵御水平、完善应急救灾制度、加强公众宣传教育。在吸收去年百年暴雨袭港的教训后,特区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例如已完成为约350个香港重要公共基建设施应对极端天气抗逆力的评估;渠务署正进行“应对海平面上升和极端降雨的防洪管理策略规划研究”,料年内完成。这些工作是基础工程,防患于未然,值得肯定。

  另一方面,在人工智能大行其道的今天,有必要加强此方面工作。尤其在提供风向、风速、气温及海平面气压预报,提供天气预测图,让用户了解未来天气变化,以及强化极端天气下整个城市的运行、应变和善后体系。人工智能不是漂亮的摆设,应发挥出实际效果。

  把问题想得更难一些、把情况想得更复杂一些,总好过灾难突如其来的无所适从。随着香港极端天气越来越多,政府还应考虑修改现行条例,确立相关法律框架,赋予有关方面灵活的权力,也让市民清楚了解和配合政府的应变工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