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有话要说/美国四面楚歌 “制裁香港”夜行壮胆\成 杰

2024-05-24 04:02:5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过去两天,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发出两次“制裁”恐吓。一是针对国际刑事法院(ICC)检察官寻求就加沙战争罪行对以色列总理发出逮捕令一事,声言考虑向ICC官员实施制裁;二是针对香港就基本法23条立法,声称考虑“制裁破坏香港基本自治的个人”。前一个针对伸张正义的国际组织,后一个针对维护国家安全的正当举动,如此狂妄、蛮横,美国正在陷入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怪圈。而对香港的“制裁”恐吓,更像是夜行人吹口哨,以此来掩饰自己对霸权逐渐消逝的恐惧。

  屡屡与正义背道而驰

  5月20日,ICC首席检察官卡里姆‧汗(Karim Khan)以涉嫌触犯战争罪和违反人道罪为由,申请对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国防部长加兰特等人发出逮捕令。次日,在美国参议院拨款小组委员会听证会上,共和党籍参议员格雷厄姆(Lindsey Graham)告诉布林肯,他希望看到美国重新对ICC实施制裁来作为回应。布林肯则回应说,“我对于和你在这方面合作表示欢迎”。

  讽刺的是,4年前的2020年,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曾签署行政命令,批准对任何调查美军涉及阿富汗战争罪行的ICC官员祭出制裁,指控此举侵犯美国国家主权。当时美国针对包括时任检察官本苏达(Fatou Bensouda)在内的ICC官员,祭出资产冻结和旅行禁令。拜登上任后在2021年4月撤销了这些制裁。

  野蛮制裁、撤销制裁、再威胁制裁,美国在上演一场可笑的滑稽剧。ICC仅仅是因为“申请发出逮捕令”,就面临种种打压制裁,美国向来摆在口中的“国际规则”何在?而仅仅是在一天之前,包括爱尔兰、挪威、西班牙在内的三个欧洲、欧盟国家,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并对以色列在加沙犯下的战争罪行予以谴责,爱尔兰总理哈里斯(Simon Harris)指出,“加沙正发生难以想像的人道灾难”。如今,全世界有143个联合国成员国,以及梵蒂冈都承认巴勒斯坦,而更多的国家在谴责以色列的战争罪行,但美国非但偏袒以色列,甚至还要威胁制裁伸张正义的组织,美国让全世界看到了什么?看到了美国霸权的坍塌。

  在威胁制裁ICC的两天之后,5月22日,布林肯在美国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听证会回应香港就基本法23条进行本地立法时表示,正通盘考虑采取所需行动,包括“制裁破坏香港基本自治的个人”。美国众议员金映玉(Kim Young)期间追问,美国政府会否评估制裁包括法官在内的49人,布林肯回应指,乐于检视金映玉的制裁名单。

  去年11月,金映玉联同参众两院的跨党派议员提出名为“香港制裁法”(Hong Kong Sanctions Act)的法案,要求美国总统制裁49名特区官员、国安法指定法官、检控官等。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以及杜丽冰、胡雅文、苏惠德、陈广池等法官都在名单之上。金映玉之流为求博眼球、谋私利,言行无下限无节操,并不令人奇怪,毕竟美国这类政客多的是,但美国当局的回应,则令人感到可笑复可悲。

  两宗威胁“制裁”事件,看似无直接关系,其实有着高度的共同点。

  越“制裁”美国越孤立

  首先,从性质上来看,一宗是针对国际检察官,另一宗针对香港法官,两者都是维护法治、彰显公义者,美国对此毫无忌惮,动不动就恐吓制裁,说明美国当权者乃至精英对于国际关系准则、对于国际道义的漠视甚至是鄙视,说明美国的霸权本质。其次,从实际上来看,美国说得“口爽”,但真的敢制裁吗?一旦对ICC制裁,则美国势必陷入更加被动的局面,也将被以色列拖得更深更远;若胆敢对香港法官制裁,且不说在国际公义上的负面影响,也必将受到中国政府的强力反击,美国要为此承担严重后果。

  正因如此,从现场片段可见,布林肯在听证会上的反应显得那么的不自然。既不敢把话说死,也不能不回应极右政客的勒索。美国正陷入一个泥潭,越是往下沉,越要发狠叫嚣,结果下沉得更快。更何况,5个月后美国即将举行大选,国内外一团糟,四处点火头,无疑是饮鸩止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