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大公评论 > 正文

新闻背后/“香港民研”造假的终结\卓 铭

2025-02-14 05:02:08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民意研究所”昨日表示,即日起无限期搁置所有自费研究活动,将会转型甚至结业。“香港民研”从过去单方面自诩是“民意代表”,屡屡假借学术误导舆论、骑劫民意,到如今臭名远播,甚至落得穷途末路的下场,完全是咎由自取,也是其长期以政治凌驾专业、欺骗公众的必然结果。

  由钟庭耀主管的“香港民意研究所”,以及其前身“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一直以来挂着“香港民意”、“港大”等名号,确实唬住了不少人,以为这是个高度专业的学术型机构。但实际上,无论是“港大民调”还是“香港民研”,其民调都与专业二字扯不上丝毫关系。不但以预设立场提出问题,更用小圈子形式“过滤”掉立场“不受欢迎”的受访者,所谓的“民调”结果完全是在自说自话、造假、操纵数据。亦因如此,“香港民研”长期被讥为“钟氏民调”。

  收受外国势力资助

  “钟氏民调”操纵数据和民调结果的手段可谓简单粗暴。首先是操控样本,视随机抽样这个统计学的基本信条为无物,直接预先挑选特定群体作为受访者。比如2021年11月,其一项自称有5324个原始样本的调查中,就被揭只有不足1%受访者立场倾向爱国爱港力量,却有近九成人立场倾向“反对派”和“本土派”。

  其次,“钟氏民调”亦多次暗置倾向影响受访者,例如2014年的违法“占中”、2016年操控选举的“雷动计划”造势,还有在完善选举制度后的立法会选举前,特地加入“白票”、“弃票”、“不投票”多个意思相若的选项,不但令结果趋向自己想要的方向,甚至有暗示、煽动市民投白票之嫌。

  不论是2014年的非法“占中”,还是2019年的黑暴,“钟氏民调”都彻底变成政治工具。其间钟庭耀声称经“独立调查”后发现有九成市民支持实行所谓的“真普选”,却被发现原来这九成人本身全是非法“占中”支持者;2019年,钟庭耀又公然支持黑暴,用屡试不爽的手法“证明”政府和警方最需要为暴力升温负责。当时由乱港分子区家麟出任董事的公民实践培育基金,还发起众筹100万,称要委托“香港民研”撰写所谓“民情报告”,几乎等于在枱面上“购买民意”。

  “付钱买民意”这回事,对钟庭耀和“香港民研”来说可谓“家常便饭”。早在2004年时,钟庭耀就已经承认接受“美国民主基金会”及“美国国家民主研究所”(NDI)资助,而众所周知,这两个机构长期以来都被视为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白手套”,更与多个乱港组织有密切联系。

  2014年非法“占中”爆发,当时的“港大民调”还接受“美国民主基金会”(NED)、“美国国际事务民主学会”的资助,在各项政治事件中制造有利乱港势力的“民意”。到2018年,再有媒体揭发原来不少这些“民调”,都受到NDI的成员策划操控,包括插手修改、加插问卷设计,政治操纵完全凌驾于学术专业。

  NDI等机构长期跟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关系匪浅,最近美国总统特朗普和马斯克刚决定解散USAID未几,“香港民研”就宣告可能结业的消息,背后缘由也相当耐人寻味。

  “香港民研”劣迹斑斑,从学术造假、误导舆论、欺骗公众,到打着学术幌子反政府、长期利用民调服务“反对派”,“香港民研”早就与学术机构的定位越走越远,甚至本质上也已沦落成为乱港分子和外国势力服务的政治工具。一个这样的机构,怎可能不受到市民的鄙视、怎可能继续有生存空间?“香港民研”落得今日穷途末路的下场,是其自身作出的选择所致,完全是咎由自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