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保护传承长江文化 华东五高校“长三角文化研究联盟”在南京大学启动

2021-01-18 12:00:44大公网 作者:陈旻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由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同成立的“长三角文化研究联盟”1月17日在南京大学启动。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表示,华东五所高校此番积极构建“长三角文化研究联盟”,以此为纽带,致力于依托各自优势特色,汇聚学术资源,努力为长三角文化的传承保护、传播表达和创新转化贡献高校力量。



图为“长三角文化研究联盟”在南京大学启动现场 大公网记者陈旻摄影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戴鞍钢说,历史上的江南有众多的文人雅士,更有无数的能工巧匠,他们共同成就了丰富多彩、源远流长的江南文化,成为长江文化的重要内容。为了推进长三角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资源共享,“我们更应该也必须充分重视生态文明文化技艺、非遗传承城市遗产、数字人文等”。

“长三角有共同的文化标识、共同的文化根脉和共有的精神家园”,复旦大学副校长陈志敏表示,站在新发展阶段的今天,如何进一步传承创新、弘扬长江文化中因时因事灵活变通、开放创新、努力奋进的文化精神,将是新“联盟”要着力思考的问题。



南京大学同步举办“长三角文化高质量发展论坛”,图为“文化记忆与城市文脉”分论坛。大公网记者陈旻摄影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教育革命的教授汇聚,科技和人文的对话交流也在加快推进。”浙江大学副校长黄先海认为,“联盟”要探索互联网加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传统人文学科的链接互动,协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探索文化的数字传播新模式,探究联合贡献文化资源数据库,推动实现人文学科学术研究的革命性转变,不断提升长三角优秀文化对历史的解释力,对未来的应用力,对外的传播力,对其他文明的影响力,为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供地方范本。

据了解,“长三角文化研究联盟”将在五高校间利用各自学科教育的综合优势及先进便捷的网络技术和交通条件,率先推进长三角区域内各种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如精品课程的上线、名家名师跨校多点授课授徒,本科生、研究生跨校选课固定学分,以及各校级科研院所,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资源更多元的共享等。

 

 

 

责任编辑:郭晓妍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