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在沪港人 | 谢松峰:安家青浦技术攻坚矢志实业报国

2023-07-26 16:41:10大公网 作者:张帆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谢松峰2023年被推选为上海市政协委员,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读到上海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令他们这些做实业的看到了更广阔的舞台

  从上海市中心驱车驶上延安高架路,往西不到一个小时,就能来到被誉为“6000年前上海市中心”所在地,青浦区。现在,这里已经是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谢松峰就“安家”在此。本世纪初,这位怀抱“科技兴邦,实业报国”理想的华侨企业家,与几位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带着自有的发电机组品牌及技术,从香港搬来上海,在青浦工业园投资创办了新的工厂。

  二十年弹指一挥间,谢松峰领衔的“科泰电源”,已经从初创企业发展成业内公认的翘楚。他们研发的高端备用电源等多款高科技产品,还打破了国内相关设备主要依赖进口的格局。忆往昔,谢松峰对于企业和自己赚了多少钱并无太多记忆。反倒是技术的每一次突破,企业的每一步发展,乃至青浦、上海和祖国内地点点滴滴的进步,他每一笔都记录在心。

  从贸易到实业的“逆行”

  眼前的谢松峰,从发型到脸上的神采,都难掩理工男的质朴。如果,让他换上他们企业车间的工作服,相信很多初识者会把他当成厂里一线的“老法师”。这份独特的工匠气质,应该源于他大学主修的工业自动化专业。谢松峰告诉记者,虽然在香港是以做进出口贸易起步,但他的内心始终装着技术梦和实业梦。

  1995年,谢松峰在香港创立了科泰机电(香港)有限公司,做进口知名品牌发电机组的代理。当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祖国内地更加充满活力,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电脑的大量普及,加上第一、第二产业的加速发展,都对用电提出了更高要求,自然为发电和备用电源等专业设备的供应商带来更多商机。“几年时间的经营,我们下游客户对整机进口机组的使用便利性和服务的响应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当时内地的高端备用电源市场主要依赖进口,通信、电力、核电等关键领域设备几乎为国际知名品牌所垄断。”为了打破这一格局,1998年,他和几位同样怀抱实业报国之志的股东一起创建“科泰电源”发电机组品牌,并首先在广东建厂生产。

  身处联通国际的香港,在做贸易已经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跑到内地从零开始投身制造业,无异于逆水行舟。但谢松峰直言,他和股东们都认为,从长远考虑,很多关键技术被国外“卡脖子”,将严重阻碍发展。为了提高关键技术的国产化几率,为国为民,都值得这样破釜沉舟,大胆试,大胆闯。

  扎根青浦从头开始

  谢松峰说,设厂之初,他们从发电机组整机集成入手,开始逐步替代整机进口,为自己的品牌打下基础。经过了两三年后,发现势头不错,伙伴们又作出一个更加大胆的决定,就是将企业业务向内地其他地区拓展。经过考察,他们一致认为,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已经拥有完善的产业链配套,交通非常便捷,加上上海高校云集,人才集聚,所以,第一个考虑就是在上海建厂,将研发、生产、销售等核心业务集聚于一处,进一步做大做强自主品牌。

谢松峰扎根上海二十年,企业在自主创新和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一直受到各界肯定。

  2002年,谢松峰和伙伴们创办了上海科泰电源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他们将在广东的工厂全部搬到上海。青浦工业园,成为他们事业的新起点。

  现在回顾,这一举措颇有点“破釜沉舟”的意味。上海迎接他们的,也确实并非全然的一路坦途,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气候不习惯。谢松峰说,广东地区半数时候都非常温和,上海则四季分明,冬天更是潮湿寒冷。刚来那几年,他们没有少挨冻。为了工作方便,他们就在工业园区附近居住,被一大片农舍环抱,若是遇到雨天,来回常会被溅到一身泥。住处的取暖设施也非常简陋,热水则依靠房顶的太阳能设备,通过水管输送下来。严寒时水管被冻住,没有热水洗澡是家常便饭。青浦是上海的郊区,那时还没有高速,市区的高架路亦尚未修到这里,所以出行也不太方便。

  令谢松峰感动的是,寒冬无情人有情。落户青浦之初,就一路受到当地各部门的热情协助。开始他们还没有能力自建厂房,而是租用工业园区的物业。“我们自己设计,他们按照我们的图纸,很快就建设到位。所以就相当于我们花很少钱就拥有一间工厂。”从那时开始,他的团队就以“贵在坚持”的工匠初心为支撑,安心在青浦钻研技术创新。不久后,他还说服太太带着孩子也搬了过来,正式在上海安家。

  安然度过多次风险

  万事开头难,企业在上海的开始并不顺利。2003年刚刚开张就遇上了SARS,经营工作开展自然困难重重。谢松峰还难忘一段插曲:工厂最初的用车是从当时疫情最为严重的北京和广东分别调来的,悬挂着“京”和“粤”字头牌照,“居委会看到我们这两个车进出,立刻上门来调查。”

  2020年,谢松峰获得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这是上海市政府专门设立的重要奖项,表彰和感谢杰出外籍人士为上海对外交往和城市发展所作出的积极贡献。

  谢松峰直言,再苦再难都没有想过放弃。在当地的协助下,企业在逆境求生的同时,也不断转型成长。团队定位于做国内一流的发电机组品牌,聚焦以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发展。经过大家不懈努力,他们率先解决了柴油发电机组在降噪、减排、低耗、绿色环保等方面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后又慢慢把目光拓展到国内的通信、电力、石油石化等关键行业部门。2005年,公司被认定为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

  现在回想起来,谢松峰还特别庆幸在较早的时候就来到内地,来到上海。尤其是在2008年的经济危机时,不仅没有受到影响,还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他说,当时中国内地是少数受影响较小的经济体,还颁布了不少“稳增长、扩内需”的政策,包括著名的四万亿计划,对他们这些做实业的来说,无疑是及时雨。国际市场萎靡,但“整个国内市场太大了!”同时,上海和内地各部门对于他们企业的发展,也从未停止过扶持和帮助。就在国外同行还一蹶不振时分,“科泰电源”却在业务不断向上的同时开始进行股份制改造,经批准,从港商独资企业整体转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2月29日,企业在深圳创业板挂牌上市,成为较早登陆内地资本市场的港资合资企业之一,实现融资8亿元人民币,资产规模和社会影响力都得到极大的提升。

  从寂寂无名到行业领军

  上市融资后,企业有更多资金和资源,持续开展技术研发。谢松峰粗略统计,公司拥有有效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等各类专利22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注册商标30余件。在青浦区政府的支持下,“科泰电源”又建起了8万多平方米的研发生产基地。紧接着自主建设了国家认证的CNAS实验室,承接多项国内行业的检测试验任务。

谢松峰的企业现在稳居国内行业第一梯队,经常要接待各路考察和参观。

  企业已经跻身行业第一梯队。不过对这位理工男来说,最大的成就感还在于当初的“兴邦报国”梦正慢慢变成现实。他说,虽然出口订单也逐年增加,但企业依然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中国内地市场,以国家需求为导向研发。比如他们传统优势领域的备用电源这块,随着ChatGPT、AI技术、区块链、网络安全、大数据等概念的深入人心,电源保障无异于生命线。“科泰电源”已经多年为国内几大互联网领军企业提供优质的国产电源设备,更好服务于国家的数据安全需要。

  结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不断发生变化,“科泰电源”最新制定了“一主两翼、投资助推”的发展战略。在主业方面,提供发电机组、配电柜、专用车、工程安装等一揽子产品与服务,进行产业链纵向延伸,力争成为能源系统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在两翼业务方面,拓展新能源、储能等领域业务,进行产品横向拓展。同时,还将积极关注新的业务方向和投资机会,以内生性发展和外延性投资助推长期可持续发展。

  政协“新兵”再出发

  二十年扎根内地,谢松峰感叹自己的幸运,恰好遇到国家蓬勃发展期的产业机遇,在上海实现了个人创业和企业发展。他还见证了青浦区这片热土,从阡陌交通到高架高速四通八达。又因为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的推进、虹桥国际枢纽的开通和进口博览会的举办,从籍籍无名到万商云集。

  谢松峰站在自己和团队自主研发的设备前。虽然事业起自进出口贸易,但大学是自动化专业的谢松峰,心中一直有实业报国之梦,终于在上海青浦有了实现梦想的舞台。

  在谢松峰心目中,青浦早已不止是工作地,更是一个“家”。他说,现在连地道的青浦方言都能听得懂。他们的企业已经是一个成员超过300人的大家庭。“很多工人师傅,还有食堂的阿姨,都是跟我们二十年了。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样。”他还非常喜欢请尊贵的客人来到企业的食堂吃饭,品尝新鲜的青浦农产品,和“自家人”烹饪的地道本地美食。

  近年来,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谢松峰也频频为“家”的建设发展倾注更多精力。他现在兼任中国侨联新侨创新创业联盟副理事长等职务。他加入了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近十年,参与香港跟内地的政策对接、咨询、讨论。作为沪港社团总会成员,也不断为促进沪港两地交流活动和经济发展奔走建言。因为企业和个人对于上海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做出的重要贡献,2020年,谢松峰获得了上海市“白玉兰纪念奖”。

  谢松峰特别提到,近年来令他特别牵挂的,还有如何为香港青年融入祖国,为推动香港与内地在实业方面的交流合作拓展思路。他说,2018年,他们企业就挂牌成为上海市港澳台侨大学生创业就业实习单位,他非常愿意为有志来内地投身科技和实业的港澳台青年们提供岗位,帮助他们走好第一步。此外,他也注意到,除了大湾区,上海和长三角地区也是优质的孵化基地,香港可以继续凭借联通国际的优势和既有的科研优势,将更多好创意、好项目拿到这里落地。

  2023年,在多年担任上海市青浦区政协委员后,谢松峰又有了一个新工作:上海市政协港澳委员。忆起第一次参加上海两会的情形,他印象最深的还是听到《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到,上海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让我们更有信心和底气,利用多年来在技术、渠道、品牌、项目经验、资本实力等方面积累的竞争优势,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品,为行业和地方经济做出更多地贡献。”

  这位港产工匠,他与上海的故事,又留给我们一串令人更加期待的省略号。

责任编辑:李孟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