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在沪港人 | 姚祖辉:百炼成钢搭建“沪港之桥”的“引路人”

2023-07-31 16:41:54大公网 作者:倪梦璟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姚祖辉:百炼成钢搭建“沪港之桥”的“引路人”

  “做好每件小事,加起来就成大事”,“任何人做任何事,不投放一万小时,是不会成功的”…在姚祖辉编著的《百炼成钢》一书中,他将自己的座右铭写在了“自我简介”中,这些话激励着姚祖辉走过风雨,助力自己“百炼成钢”。回忆起自己的创业之路,姚祖辉形容自己跌跌撞撞经历了无数难关,最终才能够站稳脚跟。谈及未来,他希望发挥自身能量,助力沪港两地搭建起互动交流的桥梁。如今,姚祖辉将大半心血投入了青少年交流活动中,他希望帮助沪港的“新苗们”茁壮成长。

  创业顺风又遇险 不惧失败脚踏实地

  姚祖辉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学院及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1992年,学成回国的他接手了家族企业万顺昌公司,彼时的青年姚祖辉已经看到了内地发展的潜力与机遇,他坚信大力拓展内地市场将带来更广阔的平台与空间。于是在1993年,万顺昌与上海宝钢成立了合资企业,一年后,万顺昌更顺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随后的时间里,姚祖辉不断开拓新出路,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包括重整公司构架,引入科学管理,增聘专业人才,开发海内外市场等等一系列举措,“当时的我雄心万丈,短短几年间,万顺昌由家族公司,转型为国际化现代企业。”

  然而,正当姚祖辉的事业乘风破浪之时,他遇到了创业后的第一道大坎。“当时科网如火如荼,任何行业冠上.com的名字似乎都能大赚特赚,我当时也准备借助这个机会,开设了一个‘亚钢网’,原本一切顺利的时候,科网的泡沫突然破裂,当时我真的进退两难,进一步可能最终一败涂地,壮士断腕又有前功尽弃的挫败感。然而这一次的失败,虽然是惨痛的教训,也让我有不小的收获,我明白到公司必须发展成熟才能谈上市大计,也让我做人处事更加脚踏实地。”

姚祖辉认为沪港在科技、金融等多方面可以互联互通

  在此之后,姚祖辉一步一脚印,集团根植于沪港两地投资发展,于2015年正式更名为沪港联合控股有限公司,是香港最大的建筑钢铁供货商之一,也是首家公司在香港的场外自动化钢筋加工厂。同时,集团积极参与上海城市更新,融入国家发展。近10年来,多次与静安城投、上海电气、港中旅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过多个商办改造类的项目,运营包括办公楼、商场、服务式公寓,酒店等多种业态,并打造出“中港汇”系列高端的楼宇品牌,成功吸引了大量的来自金融业、传媒业、科技类及生物医药等跨国集团入驻,成为了各区税收“亿元楼”。

  青年工作不断升级 助力港生在沪落地

  在自己工作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他也开始投身香港青年工作,希望香港的下一代少走弯路,激发这些新生代的“小宇宙”。

  2007年,刚刚当上香港青年联会主席的姚祖辉,通过积累的两地青年交流互动经验,筹划“青年工作2.0”,这也是姚祖辉“沪港明日领袖实习计划”的雏形,他希望通过安排香港的大学生到上海的企业实习,通过实践了解两地发展机会,体验当地职场文化等等。

姚祖辉投身青年工作,帮助港青在沪落地

  看似简单的工作,实际操作起来却并不容易,“当时不少企业老板会觉得,为什么要提供额外的实习机会,因为从商业的角度来说,这确实会给企业增加成本,但是,香港的学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包括具备国际化视野,还有很强的专业性,我们的实习生在实习期间得到了正面评价,甚至还有企业希望实习生能够留下或者多实习一段时间,这样好的成果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认可了我们的计划,为香港大学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而实习计划的成功,也让更多港生们开始熟悉上海,熟悉内地,甚至在毕业后选择来沪工作生活。“在我们的实习计划实行后,有一次我坐飞机,在飞机上正好碰到一个我们的实习生,当时他特意向我打招呼,说自己因为参加了我们的实习计划最后坚定了自己的从业方向,还有港生因为这样的经历最后成为公司外派至内地的首选,我非常的高兴,我希望加速助力两地之间的交流合作进程。”

  创业需接地气 冀沪港两地更多联动

  对于有计划在内地创业的学生来说,姚祖辉表示,香港与内地在一些思维模式上并不相同,他也悟出了“接地气、看国情,跟政策”是在内地创业和工作的要诀。

姚祖辉希望沪港两地有更多联动

  他说:“在内地做生意,谦卑更不可缺少。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以前我碰到两地企业沟通不顺畅的问题,所以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争取得到他们的信任,我们的身份不止是商人,我们也需要更加设身处地的为国家发展着想,从多个角度来进行工作,了解国家需要哪方面的人才,那么这可能就是一个发展的好机会。”

  他提醒,当港人在内地去创业的时候,可以多用内地的思维来思考,“只要我们的态度也能够诚恳谦和,有情有理,其实内地的很多管理方也会乐意接受我们的意见,如果我们并不了解内地的情况,可能就会事倍功半,这也是我为什么要进行沪港青年交流活动的原因。”

  以上海为例,他认为上海在金融业、航运业以及服务行业、科创领域都与香港有互通互联的地方,同时两地也有很多可以借鉴的地方。尤其在科创方面,他认为近年来内地科创发展迅速,香港也具备强悍的科研实力,因此他希望借助大湾区以及长三角等区域联动,让更多学子在这些新兴领域有所作为。他说“我也希望通过这些青年交流活动,让这些青年们了解更多的两地发展,能够为未来打好基础。”他还表示,未来1至2年里希望能带100万人次的香港青年到内地走一走看一看,进行学习交流、实习就业、创新创业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

  同心同行 无私捐赠物资暖民心

  在过去三年疫情期间,姚祖辉作为在沪企业家,为众多有需要的街道提供了防疫物资。在上海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姚祖辉通过努力向香港采购了不少防疫物资,包括防护服、眼罩、口罩等等,送到有需要的街道等地。“我们中港汇黄浦项目,当时还承接了很多的医院,包括华山医院等,让他们的医生护士酒店住宿,实现闭环管理,这也是我们企业应做的社会贡献。”

姚祖辉(中)组织并参与多个沪港交流活动

  不仅如此,姚祖辉的家人也成为了社区志愿者,帮助分发口罩等物资,助力抗疫。姚祖辉表示,“作为在沪港人,我们一定全方位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用实际行动彰显在沪港人的责任与担当,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据悉,彼时在姚祖辉的号召下,沪港社团总会、上海市政协港澳区委员会也积极响应,经多方努力筹集善款近100万港币,联同上海香港联会、“沪港同心庆回归”活动筹委会,采购了一批目前一线工作人员急需的防护服等防疫物资,送到上海市区各街镇,缓解前线物资紧缺的困境,为前线的抗击疫情提供了有效支援。

  坚定“爱国者治港” 鼓励青年在政坛大展拳脚

  如今,姚祖辉连续担任3届港区全国人大代表,他对国家政治有了更直接的参与,这也给他带来了很多启发。姚祖辉说:“全国人大代表要学习和了解很多国家的政策。参阅许多书籍,例如国家如何安排预算,近几年,国家也在科研等方面投入了不少资源,实在令人感到振奋。对于有志从政的年轻人,我希望他们可以话更多时间去学习了解政治,在我看来,香港缺乏青年政治人才,如果年轻人肯踏出第一步,多花时间去了解、专注,打好基础,相信未来有机会在政坛大展拳脚。”

  另外,在每年的两会期间,姚祖辉还提出了众多内地与香港合作的建议,随着内地与香港全面通关,他直言:“香港和内地都已从疫情困扰中走出来了,未来,两地可以在人才、科技等多方面进行互动交流,通过新的连接融合,实现合作共赢。”

  他更强调:“坚定落实爱国者治港是我们不变的初心,捍卫‘一国两制’,使其行稳致远,解决各种深层次民生问题,真正做到为香港市民服务,帮助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责任编辑:李孟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