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艺文 > 文学 > 正文

《二度梅》今绽放汉韵芳华

2023-07-09 04:03:01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汉剧代表作之一《宇宙锋》剧照。

  武汉汉剧院首次亮相康文署主办的中国戏曲节,由汉剧陈派第五代传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王荔联同多名院团国家一级演员,于7月7日至今日在香港高山剧场剧院演出三场汉剧经典剧目和折子戏。为了增进观众对汉剧的认识,演出前,武汉汉剧院一行于香港文化中心举办艺人谈,题目是“汉剧艺术的地域特点及表演特色”。/大公报记者 刘 毅

  今次讲座由武汉汉剧院总监制晏晓毅担纲主讲,戏曲研究者陈春苗和剧院院长黄朗主持。讲座进行期间,王荔、熊国强、李青、曾纯、范琼、郭洪春等武汉汉剧院团员还亲自为在场观众示范汉剧的功架和唱腔,赢得了一片掌声。

  唱腔以西皮二黄为主

  汉剧原称“楚曲”或“汉调”,有近400年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晏晓毅表示:“汉剧是根植在地方的戏曲,流行于湖北境内,清嘉庆、道光年间,汉剧流传到北京,加入徽调班社演唱,逐渐融合演变而成京剧,为京剧的形成做出了贡献。”

  作为地方戏曲,汉剧以声腔为基础,充分运用武汉方言特色,“一旦失去方言特点的剧种就会暗淡以至消失,在流传过程中,汉剧以武汉方言为基础,讲究中州韵、湖广音。”晏晓毅又道,汉剧的音乐包括四个部分——打击乐,曲牌、声腔、道白(也称唸白),打击乐自成体系,“打击乐起主导作用。”现场更播放汉剧经典剧目《宇宙锋》里朝臣们上金殿的“金殿曲”,以详加说明。

  汉剧的主要声腔为刚劲有力的“西皮”以及缠绵细腻的“二黄”,身为汉剧演员,也都要勤加练习发声,“唱腔与伴奏音乐共同组成汉剧的音乐主体,是抒发感情、刻画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段。一个演员的艺术造诣、创作、个性和表演风格,主要是通过唱腔来体现。”晏晓毅道。

  剧目多反映历史故事

  与粤剧的十行当相比,汉剧亦分十行当,分别是一末(年迈老生),二淨(唱工花脸),三生(中年生角),四旦(大家闺秀、中年妇女等),五丑(可扮不同类型角色),六外(重做工的生角),七小(文、武小生),八贴(以做工为主的花旦,多扮演年轻少女、风骚泼辣的少妇),九夫(扮演老年妇女),十杂(多扮演勇猛憨直的武将或飞扬跋扈的权臣)。

  汉剧现存传统剧目号称八百齣,多以反映历史故事为主,时间跨度从先秦至宋元明清,多将相帝王戏,又以“三国戏”为重,“‘三国戏’占整个汉剧剧目的六分之一。”晏晓毅介绍道。

  讲座尾声,晏晓毅希望观众在欣赏汉剧之时,能通过戏曲了解其背后代表的一个地区的历史和特色。

  演出资讯:

  武汉汉剧院《二度梅》

  日期:7月9日下午2时30分

  地点:高山剧场剧院

  主演:李青、张志文、吴正光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