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改革开放40年 > 正文

改革开放40年 | 赴港第一团见证国门愈开愈宽

2018-06-05 15:25:00大公报 作者:黄宝仪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迎仪式/ 资料图片

翻开已经泛黄的旧报纸,一群人或微笑或抱着亲友的时刻被定格在1983年的11月15日。那一天,是新中国旅游史上不能忽略的日子:第一批中国内地公民共25人从广州出发前往香港旅游、探亲,香港媒体称之为“新中国第一团”,至此,国人出境旅游的序幕被徐徐拉开。

在赴港游触手可及的今天,年轻人很难想象改革开放之初,普罗大众对于罗湖桥对岸那个“花花世界”既向往又不可企及的复杂心情。1949年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出境只限于政府公务。1980年初,内地居民出境的指标十分少,每天全国只有100多人准予出境,港澳更是“只进不出”。赴港旅游,成了大家遥不可及的奢望。

香港游报名盛况空前

对于香港,那时的人们只能从寥寥可数的几部港产片和沙头角的“舶来品”里,想象着她的模样;从香港亲戚回乡探亲时带回的大包小包衣服中,追赶着香港时尚潮流的尾巴。

1983年11月上旬,一则“香港游”即将组团出发的消息在广州横空出世,顿时在坊间掀起轩然大波。“当时公司只有一部电话,消息一出电话马上被打爆了。”已经踏入古稀之年的罗钧,是原广东省旅游服务公司港澳游部经理,也是“第一团”的亲历者之一。说起当年“第一团”的报名情况,彷佛盛况就在眼前。

罗钧回忆,当年他的上司吴柏松是东江纵队的老干部,对香港的情况很熟悉,眼瞅着赴港探亲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加,便向当时主管旅游的广东省副省长杨立提出组织香港游的想法,并起草了一份报告,建议广东申请试点。

不久后,广东省人民政府正式决定试办省内居民赴香港探亲旅游业务,开创了中国内地居民赴港游的先河。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对此也赞赏道:“这是开国以来了不起的一件事。”

港媒争相报道“第一团”动向

尽管赴港游一事已尘埃落定,但当时的香港,仍被视为“资本主义大染缸”,反对之声此起彼伏。一些人认为这是打开中国的大门,让某些人堂而皇之的登上通往香港的路径。

关键时刻,广东高层顶住压力,指示广东省外事办、粤海公司会同新华社香港分社,与当时的港英移民局谈判并最终敲定“香港游”所有条款:广东省内居民赴港旅游业务具体由广东省旅游服务公司和粤海公司下属的广东(香港)旅游有限公司联合经营;在香港的业务和接团工作由广东(香港)旅游有限公司专办。“香港游”旅行者,持有加盖“一次往来港澳旅游签证”专用章的《往来港澳通行证》(双程证)出入境,不占单程或双程探亲指标。

1983年的11月15日,25人的“第一团”成行。他们抵达罗湖口岸时掀起了一股新闻风暴:100多名香港记者已早早到场,等待着见证这一历史时刻。而此后他们在港的八日,与亲友共叙几十年的离别之苦的时刻,都成为媒体追踪采访的内容。

“新中国第一团”引起了海内外的极大震动,也开创了中国内地公民出境旅游的先河。接下来,“香港游”的影响辐射到了东南亚、中国台湾、美国、加拿大等地,香港成了炎黄子孙聚首的亲情站,也成了刚刚开放的广东向“市场经济”学习的重要对象。

手续再繁琐也要香港游

图:上世纪90年代一名游客在香港街头留影 /网络图片

如今,昔日遥远的购物“天堂”已变成触手可及的“邻居”,一些喜欢购物的广东人,一个月要去香港几次,对香港的熟悉程度不亚于自家城市,成了地地道道的“香港通”。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到香港旅游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早期的香港游只能在香港报名,需由游客的香港亲戚埋单并担保。报名时,在港亲友支付团费,游客再凭确认单据才可以广东本地旅行社报名参团。

签证则是实施“配额制”,去一次香港至少需要排队等三个月以上,且所有通行证一次有效,游客只能通过旅行社办理赴港签证。

尽管手续繁琐,且轮候时间长,但“香港游”自诞生开始即供不应求,很快从每日一个团,每团25人,逐渐增加到每日12个团,每团48人。根据当年香港媒体统计,截至1983年11底,就有五千香港人为省内亲人报名参加香港游。

据了解,早期的香港游只有一种产品─八天游,线路与今天的大同小异,都以海洋公园、山顶、浅水湾等为主。

但当年内地游客必不可少的还有“珍宝海鲜坊”的海鲜宴和位于湾仔合和酒店的旋转自助餐。

国人出游半径越来越大

/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2017年中国人出境游花费达2580亿美元,目的地遍布全球。而40年前,中国极少有人出境旅游。直到1978年改革开放大幕开启,伴随着收入水准的逐渐提高,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才开始慢慢多起来,而香港游第一团开启了国人出境游大潮的序幕。

1984年,33岁的广州市民梁红,依靠香港胞兄的支持游玩了香港。“地铁好高档,刷卡进去就扣钱了。”香港回归前,广东人去一趟香港探亲旅游是了不起的事情,远亲近邻艳羡不已,还纷纷找上门希望能帮忙捎带一些“香港货”,金器、手表和药品最受欢迎。

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人们出境游的目的地也不仅仅局限在港澳地区。20世纪90年代起,东南亚、日韩、欧洲等陆续成为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目的地。截至2018年5月,已正式开展组团业务的此类目的地国家和地区达129个。

如今,一年四季都可以在悉尼歌剧院、埃及的金字塔、日本富士山等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看到中国人的身影,传统的跟团观光旅游也发展到体验式旅游阶段,坐邮轮、住度假村、享受农家乐,或者是体验各种科技、医疗、文化、摄影等专项旅游产品成为主流。

报名赴港游曾需排队半年

时下年轻人喜欢到香港感受不一样的节日气氛,喜欢在香港购买来自世界各地的商品,其实在“香港游”开放早期,广东居民也喜欢在圣诞节前后到香港旅游,同样拖着硕大的“红白蓝”编织袋归来。

1983年到广东旅游服务公司、1986年开始在公司港澳游部工作的骆卫东至今仍记得,那时香港游很受欢迎,往往从报名到出发要等候至少三个月时间,尽管如此,有钱的乡镇企业还是常常包团出发。有意思的是,当时参加香港游的人也最爱在圣诞节期间前往感受西方节日气氛,为此他们往往提前半年开始申请轮候。

感受不一样的节日气氛之余,买买买也是广东居民赴港始终不变的主题。

上世纪80年代,广东有不少着装时尚都来自香港:喇叭裤、蝙蝠衫、百褶裙、萝卜裤,内地少见的尼龙衣,也备受青睐。当时人们还没有品牌意识,穿在身上的衣服只说一句“香港买的”,就会收获旁人羡慕的眼光。

时至今日,香港依然是广东居民最喜欢的短途游目的地之一,美食、书展、电影、行山,随时吸引着大家到香港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责任编辑:李孟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