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生活 > 体育 > 正文

正确方向/后备力量培养一个也不能少

2024-04-21 04:03:05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余国樑在北京接受大公报独家专访。\大公报记者赵一存摄

  “接班人永远不够。”谈到香港乒乓球后备力量的培养,余国樑坦言,教练员永远希望多一些优秀的运动员人选,但香港运动员能成为精英运动员的人不多,“所以我们抱着‘一个也不能少’的态度,积极培养。”他还表示,做好年轻运动员培养工作,一定要舍得“投放资源”,才可以发展运动。

  投放资源搞好青年比赛

  余国樑曾担任国际乒联青少年委员会主席,在他任上,青年乒球比赛从零到有,再到如今如火如荼地发展,让他自豪又高兴。在他看来,没有青年就没有成年,培养青年就是投资,“我常常给国际乒联说,一定要投放资源搞好青年比赛,这是中国的一个经验。”余国樑认为,中国一批又一批的运动员从体育学校一点点选拔上来,这就是发展青年,“这个概念我希望能带给国际乒联,让年轻人都有机会参加比赛。我觉得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

  他还表示,香港在培养青年运动员方面,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场地不够,“其实乒乓球在香港发展已近90年,所以在香港会打乒乓球的人很多,但是能成为精英运动员的人不多,从参与这个运动到成为精英运动员是一个过程。”

  香港乒球发展需要交流锻炼,当然,多年的发展,港乒也有自己的经验。余国樑介绍,港乒有个从6岁开始培养小孩子打乒球的“青苗计划”,并要求每周至少练3次。他表示,乒球体育人有一个定律:如果你要当一个国际乒球运动员,你就要至少锻炼1万个小时;如果是亚洲的运动员,则需要6000个小时;香港的运动员需要3000个小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