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专家:打疫苗减“长新冠”风险

2022-11-14 04:23:50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上图:非政府机构“环宇希望”昨日举行新冠康复需知专家座谈会,为患者提供康复建议和贴士。

  下图:87岁梁婆婆(左)确诊后记性变差,对以往常参加的活动亦提不起兴趣。

  【大公报讯】记者易晓彤报道:新冠疫情持续,不少康复者担心自己患“长新冠”或正受“长新冠”困扰。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名誉临床副教授樊倩英表示,长新冠未有划一定义,但涉及的身体不适有很多,鼓励市民如怀疑自己有长新冠应求医及早评估。政府专家顾问、中文大学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引述研究指出,接种疫苗有助降低患上“长新冠”后遗症机会。

  非政府机构“环宇希望”昨日举行新冠康复需知专家座谈会,许树昌和樊倩英担任演讲嘉宾,解构“长新冠”对康复者的影响及症状,并为患者提供康复建议和贴士。

  年纪较大女性更易患上

  樊倩英表示,患上新冠后三个月,若持续出现各种身体不适症状,且维持八个星期或以上,无其他病因可解释,病人就有机会患上“长新冠”。国际上有调查显示,约两至三成患者出现“长新冠”,亦有研究显示,年纪较大、女性、有较多长期病、有情绪问题、感染时症状较多、未有接种疫苗的康复者等,均有较大机会出现“长新冠”。

  樊倩英续指,涉及身体不适的症状很广泛,一半病人会感觉疲倦;约三成人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气喘;约1/4人会有认知障碍,即记性差、集中力差等;约1/4人会出现情绪问题,如经常焦虑、失眠等;脱发、出疹是常见症状;部分较不常见的症状则有心口痛、肾衰竭等。但她指出,大部分“长新冠”症状会随时间好转,建议市民如在康复后怀疑自己有长新冠应求医作相关评估,有需要可参与跨学科康复计划。

  现场有新冠康复者即场分享亲身经历,并寻求专家释疑解惑。43岁的李女士与7岁儿子三月时确诊,李女士至今仍受失眠、头痛、记忆力衰退及掉髮等困扰,而儿子患病后亦出现专注力不够、记忆力差等情况,怀疑均出现新冠后遗症。樊倩英表示,失眠和记性差会由多种原因导致,若就医后发现身体无其他问题,放松心情和做适当的运动可缓解症状。

  87岁的梁婆婆三月确诊后明显感到记性变差,试过忘记熄火便出街,对以往常参加的活动亦提不起兴趣,并需服用安眠药助眠。樊倩英表示,其症状属典型长新冠,对生活已构成风险和困扰,建议尽快就医,先做详细检查排除其他可致记忆力衰退情况,也可通过接受跨学科的康复训练计划,帮助身心恢复健康。许树昌补充,尽量少服用安眠药,少睡午觉和外出晒太阳可缓解失眠。

点击排行